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4年04月自考05759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卷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8 00:07:33
文档

2014年04月自考05759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卷及答案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卷课程代码:05759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个体同时面临两个不利事件的威胁,如果想躲开一件则无法躲开另一件,从而陷入矛盾”属于动机冲突中的(B)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2.讳疾忌医而导致的瞒病行为,自暴自弃行为以及角色行为缺如等属于危害健康行为中的(D)A.致病性行为模式B.日常危害健康行为C.不良生活习惯D.不良疾病行为3.
推荐度:
导读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卷课程代码:05759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个体同时面临两个不利事件的威胁,如果想躲开一件则无法躲开另一件,从而陷入矛盾”属于动机冲突中的(B)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2.讳疾忌医而导致的瞒病行为,自暴自弃行为以及角色行为缺如等属于危害健康行为中的(D)A.致病性行为模式B.日常危害健康行为C.不良生活习惯D.不良疾病行为3.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试卷

课程代码:05759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个体同时面临两个不利事件的威胁,如果想躲开一件则无法躲开另一件,从而陷入矛盾”属于动机冲突中的(  B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2.讳疾忌医而导致的瞒病行为,自暴自弃行为以及角色行为缺如等属于危害健康行为中的(  D  )

A.致病性行为模式    B.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C.不良生活习惯    D.不良疾病行为

3.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称为(  A  )

A.自我传播    B.人际传播    C.群体传播    D.组织传播

4.“你对健康怎么理解”属于问题类型中的(  C  )

A.封闭型问题    B.试探型问题    C.开放型问题    D.索究型问题

5.健康传播效果的最低层次是(  A  )

A.知晓健康信息    B.健康信念认同    C.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    D.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6.健康传播过程中,当受传者心理发展过程处于决策阶段时,应采取(  C  )

A.宣传发动,使其知晓  B.提供知识,进行劝服  C.提供方法,鼓励尝试  D.继续支持,不断强化

7.受传者对健康信息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固有观念一致的信息,称之为(  A  )

A.选择性注意    B.选择性理解    C.选择性记忆    D.选择性遗忘

8.下列属于婴儿母亲母乳喂养行为的强化因素的是(  D  )

A.知道母乳喂养的益处    B.母婴同室    C.代乳品价格昂贵    D.节省开支和时间

9.预期接受健康教育后将直接采纳建议的健康行为的人群称为(  C  )

A.一级人群    B.二级人群    C.一级目标人群    D.二级目标人群

10.下列属于第一类健康促进的场所的是(  B  )

A.卫生机构    B.教育机构    C.工作场所    D.公共场所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促进健康行为的判断标准包括(  ABCDE  )

A.有利性    B.规律性    C.和谐性    D.一致性    E.适宜性

12.下列传播方式属于双向传播的有(  ACE  )

A.健康咨询    B.报纸杂志    C.个别劝导    D.电视广播    E.讲座

13.知-信-行模式中,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包括(  ABCE  )

A.信息的权威性    B.传播的效能    C.“恐惧”因素    D. 个人意志   E.行为效果与效益

14.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  BCDE  )

A.直接性传播B.传播速度非常快C.单向性传播D.需要借助非自然的传播技术手段E.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

15.下列属于功能发育指标的有(  CE  )

A.体重    B.身高    C.肺活量    D.胸围    E.肌力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0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健康信念模式中对行为效果的期望包括(  知觉到益处  )和(  知觉到障碍  )

17.健康的四大基石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和(  心理平衡  )

18.《渥太华宣言》指出健康促进的三个基本策略为:倡导、(  赋权  )和(  协调  )

19.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因素、(  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和(  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

20.学校健康教育可以采用间接方式传播健康知识、信息和技能,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类:大众媒介、(  视听手段  )和(  网络系统性学习  )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道德健康:从道德观念出发,每个人不仅对个人健康负有责任,同时也对社会健康承担义务,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22.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是针对病因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通过预防、控制或消除病因以预防和推迟疾病发生的措施。

23.亚健康状态:是一种由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压力引起的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是一个既非健康又非疾病的状态,又称为机体的第三状态。

24.健康相关行为: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

25.老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一种运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相关理论,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对老年人群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按评价内容分类的评价类型。

1.形成性评价:主要发生于项目计划执行之前的阶段,其部分职能将延续至项目实施的早期阶段。(1分)

2.过程评价:是对计划实施过程的评价,起始于健康促进计划实施开始之时,贯穿计划执行的始终。(2分)

3.效果评价:包括近期效果评价和中期效果评价。(1分)

4.结局评价:即远期效果评价,是对健康促进项目计划实施后产生的远期效应进行的评价。(1分)

5.综合评价:包括总结评价、比较评价以及卫生经济学评价。(1分)

27.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活动正常

2.积极稳定的情绪

3.心理行为反应适度

4.人际关系和谐

5.心理行为符合心理年龄特征

6.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7.具有完整和健康的人格

28.简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任务。

1.主动争取和有效促进领导和决策层转变观念。(1分)

2.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对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责任感。(2分)

3.创造有益于健康的外部环境。(1分)

4.积极推动医疗部门观念与职能的转变,使医疗部门的作用向着提供健康服务的方向发展。(1分)

5.全民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1分)

29.简述健康的特征。

1.相对性:健康永远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健康。(1分)

2.动态性:健康是一个动态概念,只有使健康经常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才能保持和促进健康。健康和疾病是一个连续体,在这连续体的每一点上,均有健康与不健康的因素存在。个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均在此连续体的两种状态中不停地移动。(2分)

3.可得性: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健康。(2分)

30.简述传播的基本特征。

1.社会性:信息传播是建立相互联系,维系社会的一个纽带。(2分)

2.普遍性:传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地渗透于社会生活中。(1分)

3.符号性:人类信息的传播都需借助一定的感知觉符号来进行。(1分)

4.互动性:传播过程并非单向行为,而是有来有往,相互作用的过程。(1分)

5.共享性:传授双方共同享有一定的思想观念、信息和知识。(1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试述进行健康促进计划设计时要遵循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计划设计必须紧紧围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以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2分)

(2)重点突出原则:计划重点必须突出,切忌面面俱到。(1分)

(3)整体性原则:在制定计划时必须明确卫生保健总体目标,遵循国家卫生发展的和卫生工作的方针。(1分)

(4)前瞻性原则:以科学方法预测,制定前瞻性目标,体现科学性和先进性,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分)

(5)弹性原则:计划要留有余地并事先预定应变对策。(1分)

(6)从实际出发原则:应当根据人力、物力、财力因地制宜,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1分)

(7)科学性原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理论和干预模式。(1分)

(8)参与性原则: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项目的制定及项目的各项工作活动,得到居民的支持、实现计划的总目标。(1分)

(9)多样化原则:增强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对行为改变的作用。(1分)

32.根据行为变化阶段模式,试述吸烟者戒烟所经历的五个阶段。

(1)无转变打算阶段(1分):未来六个月不考虑戒烟,其未意识到自身吸烟行为的存在或曾尝试戒烟但因失败而丧失信心。(1分)

(2)打算转变阶段(1分):即未来六个月打算有所行动,意识到吸烟的存在以及戒烟后的好处,但同时也意识到困难和障碍,在好处与困难之间权衡而处于一种矛盾心态。(1分)

(3)转变准备阶段(1分):将于未来一个月内改变行动,过去一年中已有行动并对所采取的行动已有打算。(1分)

(4)转变行为阶段(1分):在过去六个月中目标行为已有所改变,行为改变须符合足以降低疾病风险的判断标准。(1分)

(5)行为维持阶段(1分):坚持戒烟行为半年以上并达到预期目的,对象对避免诱惑,防止吸烟行为复发较为自信。(1分)

文档

2014年04月自考05759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卷及答案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卷课程代码:05759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个体同时面临两个不利事件的威胁,如果想躲开一件则无法躲开另一件,从而陷入矛盾”属于动机冲突中的(B)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2.讳疾忌医而导致的瞒病行为,自暴自弃行为以及角色行为缺如等属于危害健康行为中的(D)A.致病性行为模式B.日常危害健康行为C.不良生活习惯D.不良疾病行为3.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