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王实甫《西厢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8 00:05:01
文档

王实甫《西厢记》

王实甫《西厢记》一、《西厢记》故事嬗变•唐传奇元稹《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主题:始乱终弃;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张生:轻薄、无行文人,善补过–崔莺莺:多情善良温顺,"尤物妖孽","不妖其人,必妖其身"•宋秦观、毛滂作《调笑转踏》,赵令畤又作10组《蝶恋花》鼓子词•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主题:自是佳人,合配才子¡±;青年男女不顾封建礼教追求爱情,敞开门户观念、父母之命。–张生:志诚种,忠于爱情。•元杂剧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西厢记》)–主题:愿天下有情的终成眷属二.王实甫《西厢
推荐度:
导读王实甫《西厢记》一、《西厢记》故事嬗变•唐传奇元稹《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主题:始乱终弃;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张生:轻薄、无行文人,善补过–崔莺莺:多情善良温顺,"尤物妖孽","不妖其人,必妖其身"•宋秦观、毛滂作《调笑转踏》,赵令畤又作10组《蝶恋花》鼓子词•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主题:自是佳人,合配才子¡±;青年男女不顾封建礼教追求爱情,敞开门户观念、父母之命。–张生:志诚种,忠于爱情。•元杂剧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西厢记》)–主题:愿天下有情的终成眷属二.王实甫《西厢
王实甫《西厢记》

一、《西厢记》故事嬗变

•唐传奇 元稹《莺莺传》(又名《会真记》)

–主题:始乱终弃;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

–张生:轻薄、无行文人,善补过

–崔莺莺:多情善良温顺,"尤物妖孽", "不妖其人,必妖其身" 

•宋 秦观、毛滂作《调笑转踏》,赵令畤又作10组《蝶恋花》鼓子词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主题:自是佳人,合配才子¡±;青年男女不顾封建礼教追求爱情,敞开门户观念、父母之命。

–张生:志诚种,忠于爱情。

•元杂剧 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西厢记》)

–主题:愿天下有情的终成眷属

二.王实甫《西厢记》基本情节

•《西厢记》共有五本二十一折,是一个连本戏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惊艳,借厢,酬韵,闹斋.(爱情产生)

•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寺警,请宴,赖婚,琴心.(发展受阻)

•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前候,闹简,赖简,后候.(曲折发展)

•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酬简,拷艳,哭宴,惊梦.(初步成功) 

•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报捷,猜寄,争艳,荣归.(结局)

三、王实甫《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1.人物形象

•莺莺:美丽善良纯真;有心计、深沉

•1)真实的爱情心理(觉醒复苏→ 认识深化→ 爱情的担忧)

•2)作假好瞒的行为¡°恐俺小姐有多少假处哩¡±

¡°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

–在红娘面前作假¡°闹柬¡±

–在张生面前作假  ¡°赖柬¡±

–在母亲老夫人面前作假

矜持、犹豫、动摇、怯弱→坚定、果决、勇敢、反抗(门第、家风、道德、荣誉)

•3)重情轻利的观念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两下里¡±. 

–¡°但得一个并头莲,强煞于状元及第¡±

–¡°若见些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人物形象

•张生:诚恳、热情、书生气、至诚种,为爱而执著诚挚追求,为爱而活的人

•1)本质上的志诚种

–乍见莺莺:呀,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魂灵儿飞在半天 我死也

–"十年不见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 

•2)外在形式表现为疯魔汉 

–这是红娘眼中的张生 

–傻角风欠酸丁 文魔秀士 酸溜溜螯得人牙疼

–张生跳墙    (赖柬)

•3)银样蜡头 

•红娘:最合格的爱情使者. 

•1)热情善良,成人之美,任劳任怨,总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是最合格的爱情使者. 

–行监作守→撮合山(媒人)

•2)机智

•红娘斗争最大的技巧就是以礼对礼. 一副俨然正经的架势,满口孔孟道学,

–男女授受不亲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拷红)

•3)泼辣斗争精神强.明辨是非,有正义感

–挖苦张生,嘲讽莺莺,与老夫人争论,羞辱郑恒

2.情节波澜起伏、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金圣叹:¡°百曲千曲万曲,百折千折万折¡±

•作者抓住爱情主线,波折重重,起伏变化:

–一见钟情→防范→许婚→赖婚→寄简→赖简→酬韵→逼试→及第→争艳→团圆. 

3.冲突交错繁复.

•1.张生、崔莺莺与崔老夫人的冲突:情与礼的冲突

–崔莺莺与老夫人的潜在矛盾

–张生与老夫人的矛盾

《寺警》《赖婚》

•2.崔莺莺与红娘、张生的冲突:误会和性格差异的冲突

–莺莺与红娘的矛盾

–莺莺与张生的矛盾

《赖简》《酬简》

•3.红娘与老夫人的冲突

•《拷红》

4、文采与本色相生的语言(花间美人)

•文采:熔炼大量古典诗词及意象,富丽典雅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朱权《太和正音谱》)

•本色当行:指《西厢记》语言符合戏剧特点,能和表演结合,具有丰富的动作性

–善提炼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其语言在戏剧性和性格化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徐复祚《曲论》)

“花间美人”

•第二本第一折写莺莺伤春惜春情怀:

•【八声甘州】恹恹瘦损,早是伤神,那值残春.罗衣宽褪,能消几度黄昏.风袅篆烟不卷帘,雨打梨花深闭门;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 

【混江龙】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恹恹瘦损"借用韩琦《点绛唇》词:"病起恹恹";"罗衣宽褪"借用赵鼎《点绛唇》词:"顿觉春衫褪";"能消几度黄昏"借用赵德麟《清平乐》词:"只消几个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借用秦观《忆王孙》词原句;"无语凭阑干"借用孙光宪《临江仙》词:"含情无语,延伫倚阑干";"风飘万点正愁人" 

•《长亭送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长亭送别·朝天子》》:“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长亭送别·耍孩儿》 :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四、王实甫《西厢记》的思想内涵

1.《西厢记》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执著精神、冲破世俗观念的叛逆精神。

2.《西厢记》展示了青年男女冲破重重阻碍获得了爱情生活的幸福和喜悦。

3.《西厢记》的进步意义在于它大胆地喊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口号,给后世千百万青春觉醒的读者以莫大的精神力量。

•由宋入元,社会思潮发生的变化:

–宋儒存天理、灭人欲的教条,越来越松弛无力;

–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日益壮大,尊重个人意愿、感情乃至欲望,开始成为人们自觉的追求

五、王实甫《西厢记》的影响

•¡°北曲固当以《西厢》压卷¡±(王世贞《曲藻》)

1. 青年男女的反应(礼教的受害者).

•¡°私奔¡±浪潮

2.  封建统治者的反应(礼教的维护者).

•被历代统治者定性为"淫书淫词诲淫"和"秽恶之书".

•影响大的有两次:

–乾隆18年,朝廷下令禁止,视为邪教.认为社会上男女自由相爱,皆因惑于此书.

–第二次是同治7年

“闹柬”

•红娘递柬莺莺:“我将这简帖儿放在妆盒上。”-双方都在试探

•(莺莺)“开拆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高兴、喜悦。

•莺莺(怒叫):红娘!

•红娘:呀,决撒了也!厌的早疙皱了黛眉

•莺莺:小贱人,不来怎么!

•红娘: 忽地波低垂了粉颈,氲的呵改变了朱颜——踌躇、再发怒

• [旦云]小贱人,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帖来戏弄我,我几曾惯看这等东西?告过夫人,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

•[红云]小姐使将我去,他着我将来。我不识字,知他写着甚么?……姐姐休闹,比及你对夫人说呵,我将这简帖儿去夫人行出首去来。

•[旦做揪住科]我逗你耍来。[红云]放手,看打下下截来。

•[旦云]张生近日如何?[红云]我则不说。

•[旦云]好姐姐,你说与我听咱![红唱] ……  

•[旦云]红娘,不看你面时,我将与老夫人看,看他有何面目见夫人?虽然我家亏他,只是兄妹之情,焉有外事。红娘,早是你口稳哩;若别人知呵,甚么模样。

•[红云]你哄着谁哩,你把这个饿鬼弄得他七死八活,却要怎么? 

  ……

•[旦云]将描笔儿过来,我写将去回他,着他下次休是这般。[旦做写科][起身科云]红娘,你将去说:“小姐看望先生,相待兄妹之礼如此,非有他意。再一遭儿是这般呵,必告夫人知道。”和你个小贱人都有话说。[旦掷书下] 

•莺莺试探成功:

•(1)红娘没出卖她。

•(2)红娘对内容一无所知。

•(3)红娘还是个不错的信使。

文档

王实甫《西厢记》

王实甫《西厢记》一、《西厢记》故事嬗变•唐传奇元稹《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主题:始乱终弃;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张生:轻薄、无行文人,善补过–崔莺莺:多情善良温顺,"尤物妖孽","不妖其人,必妖其身"•宋秦观、毛滂作《调笑转踏》,赵令畤又作10组《蝶恋花》鼓子词•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主题:自是佳人,合配才子¡±;青年男女不顾封建礼教追求爱情,敞开门户观念、父母之命。–张生:志诚种,忠于爱情。•元杂剧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西厢记》)–主题:愿天下有情的终成眷属二.王实甫《西厢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