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DSA—150单臂受电弓维护保养说明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8 00:08:02
文档

DSA—150单臂受电弓维护保养说明

DSA—150.00单臂受电弓维护保养说明1安全规则1.1概述下面的操作只能由有资格的人员操作,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根据当前适宜的安全规则及设备的情况,采用所有的保护装置和预防措施。危险:在车顶工作时,应确保网线与电源断开,通地,并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无意间接通。如不遵守该操作会有生命危险。警告:受电弓升高时,应确保压缩空气供应无意外故障发生。一旦压缩空气出现故障,受电弓就会下降,在下降过程中会损坏受电弓。1.2带自动降弓装置的受电弓的维修指导/步骤·调试和维修时,为防止受电弓升高,需用约1.5米
推荐度:
导读DSA—150.00单臂受电弓维护保养说明1安全规则1.1概述下面的操作只能由有资格的人员操作,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根据当前适宜的安全规则及设备的情况,采用所有的保护装置和预防措施。危险:在车顶工作时,应确保网线与电源断开,通地,并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无意间接通。如不遵守该操作会有生命危险。警告:受电弓升高时,应确保压缩空气供应无意外故障发生。一旦压缩空气出现故障,受电弓就会下降,在下降过程中会损坏受电弓。1.2带自动降弓装置的受电弓的维修指导/步骤·调试和维修时,为防止受电弓升高,需用约1.5米
DSA—150.00单臂受电弓维护保养说明

1 安全规则

1.1概述

下面的操作只能由有资格的人员操作,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根据当前适宜的安全规则及设备的情况,采用所有的保护装置和预防措施。

危险:在车顶工作时,应确保网线与电源断开,通地,并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无意间接通。如不遵守该操作会有生命危险。

警告:受电弓升高时,应确保压缩空气供应无意外故障发生。一旦压缩空气出现故障,受电弓就会下降,在下降过程中会损坏受电弓。

1.2带自动降弓装置的受电弓的维修指导/步骤

·调试和维修时,为防止受电弓升高,需用约1.5米长的绳子把它固定在底座和顶管间。

·当调节受电弓的接触力时,为防止受电弓意外下降(如自动降弓装置出现故障时),应使自动降弓装置停止阀处于停止操作位置。

·修理弓头时,受电弓应由木制支撑均置于0.9米高处,支撑物置于顶管和车顶或底座间,但不能把该木制支撑物放在气囊或升高装置的某些部件上。

·尤其当受电弓气动装置出故障后,在重新运行前所有渗入其中的水都应清理干净。

·经过完全整修,只有当自动降弓装置符合要求后,受电弓才能重新使用。

2保养

2.1总述

整个上臂(支撑结构),弓装置,以及受电弓顶部、底座、下臂、底座导杆的所有铝制部分外面都有涂层。

2.2检查

使用时,应再检查一次最低处线缆的松紧(见2.8节)。

清理阀板上的过滤器(见2.4节)。

·间隔4星期的维修内容

目测整个受电弓。损坏的绝缘子,破损的并联软编线,损坏的滑动轴承和压弯的底盘都应更替。若磨损超过规定的极限(见2.12节)滑板也得更换。

·间隔6个月的维修内容

—接触力检测(包括整个受电弓功能检测);

—目测标准并联软编线;

—弓头功能检测。

·间隔1年的维修内容

螺栓接头的检测,注意扭紧螺母和螺栓接头,尤其是滑板弹动系统的这些元件。如果扭紧螺栓接头,应注意保持相应的预定扭矩。

·间隔2年的维修内容

润滑轴承(2.3节)。

·间隔4年的维修内容

更换标准软编线。

·间隔8年的维修内容

更换轴承。

2.3润滑

滚动式轴承的润滑是为了提高其耐用性。最初安装期间,两年一度的维修期间或常规维修时,润滑器应有密封的油脂(Shell Alvania R3)以防尘土和水。这样滑动轴承可自我维护和润滑。

2.4清理

阀板上的过滤器应定期清洗,间隔期根据压缩空气供应装置的情况决定。

2.5更换滑板

出现下列情况时,须更换滑板:

·碳片高度为5mm;

·出现切口或缺口;

·由于电弧,发生变形或故障;

·滑板松动。

如果仅需替换一个滑板,那么新滑板与另一个滑板的高度差别应不超过3mm。如必要的话,两个滑板都得换,为此得扭开底部的4个M8螺母,把滑板拆下。

对带有压强监测系统的滑板来说,应注意接头或连接器的正确位置。

注:在滑板上安装压缩空气管道时,应注意拧紧联管螺母(拧紧的扭矩≤3N·m),用扳手紧固铝面上用螺栓固定的空气输入管。

更换滑板时,应检查调风翼的位置。

2.6调试缓冲器

安装新缓冲器的受电弓是已调试过的(从最小阻尼转一圈)。如果受电弓运行值与额定值间有差别,必要的话需检查缓冲器的安装情况。

调试和组装时,应把缓冲器移开,用固定的接头向下垂直固定。

下面是进行的程序:

·卸下保护套;

·松开螺栓中的螺母;

·把防尘盖拧到上接头。无法拧开锁紧螺母的话,就把接头拔高4mm;

·标好位置,向左拧紧,旋转圈数与重新调整的圈数相对应(最多为2.5圈);

·调试向右旋转所需圈数,同时数好该圈数(对最后位置的复原没有影响);

·把缓冲器拉长10mm,把防尘盖拧到原先的位置,固定好,装上保护套,保护套的排水口须在底部;

·根据2.7安装。

2.7更换缓冲器

磨损、运行不佳、漏油时,须更换缓冲器。

新缓冲器固定在垂直位置,固定接头向下,操作如下:

·先把缓冲器拉出,压5次,上接头中心线距锁紧头螺母外端面距离为54mm,下限位置的安装长度为480±1.5mm。

·如受电弓上的实际安装长度大于481.5mm,就在下臂和螺栓之间装入φ8.4(DIN125)垫圈(垫圈置于两者中间)或最多拔高上接头5mm,并用螺母固定。

·如受电弓上的实际安装长度小于478.5mm,把上接头最多拧入3mm,并用螺母固定。

2.8更换升高装置

应遵守下列操作:·把箱上的主通气管卸下,再拆下插入轴,然后就可提出升高装置。拆开线缆前,应先卸开下臂上固定线缆的螺栓。

·在受电弓垂直运动几次后,重新绷紧新电缆,把升高装置的可动部分固定在线缆中间。

·建议每4~6周在下限位置检查一次线缆的松紧。如需要,就再把线缆拉紧,避免升高装置下弯(下限位置)。

2.9自动降弓装置

2.9.1检查自动降弓装置

根据调试结果,自动降弓装置的功能得到如下验证:

危险:从操作台上开动搬扭开关后,在降弓期间,下降范围内不许有人。

接触线位于受电弓上方,底座(弓头,上臂)应在下限位置固定或用手把住。

·如果自动降弓装置的开关在基本位置,那么停止阀在“开”的位置上,试验阀在“工作状态”位置上,并且电线及滑板接触严密,风囊工作时气压会明显升高。

·如试验阀处于“试验状态”位置,升高装置的压强会马上下降。试验阀再开到“工作状态”位置后,操作台上的搬扭开关“受电弓下降”便被启动。升高装置通过受电弓电磁阀排气(下限位置)。

·然后卸下固定绳索。

2.9.2开动自动降弓装置后重新启动受电弓

如果在受电弓运行中由于滑板磨损或线路断裂而导致降弓装置断路,受电弓在重新使用前应由专门技术人员检查,任何毛病都不能放过。

2.10运输

在长距离或频繁的重新加载运输情况下,建议使用专门的叠式格构箱。

尺寸:2750mm×1800mm×1000mm

质量:230kg(空),480kg(连同两个受电弓的总质量)

容量:一个或两个弓头最大宽度为1650mm(拆去尾杆)的DSA-150.00受电弓

起重机运输

空格构箱:可用起重机从各面吊起。

实格构箱:可用起重机从三面吊起,受电弓升高装置面上的重力中心。

弓头两端的尾杆应卸去。

因为平面设计的缘故,尾杆和升高装置从底座底部向下凸出,受电弓只可下降到方木块上。

在车辆等上运输时,应保证受电弓弓头不受接触影响。

在用起重机运输时,受电弓应按下列步骤安装:把链钩置于底座上(钩弯曲部分,注意绳长约1200mm)。

2.11保管

受电弓可放在格构箱中,6个受电弓交错放置,最大叠垛高度为3组。

2.12磨损极限

达到磨损极限的尺寸后,这些部件就得更换。

编号 名 称 图纸要求(mm)不允许的操作尺寸(mm)

1 滑板 22±1 5

2 尾杆涂层 0.3~0.4 0.1

3 顶管滑动轴承 φ30.02 φ30.2

4 顶管 φ30

φ29.5

-0.15

5 升高装置 - 出现裂缝,发生泄露

6 缓冲器 - 发生泄露

文档

DSA—150单臂受电弓维护保养说明

DSA—150.00单臂受电弓维护保养说明1安全规则1.1概述下面的操作只能由有资格的人员操作,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根据当前适宜的安全规则及设备的情况,采用所有的保护装置和预防措施。危险:在车顶工作时,应确保网线与电源断开,通地,并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无意间接通。如不遵守该操作会有生命危险。警告:受电弓升高时,应确保压缩空气供应无意外故障发生。一旦压缩空气出现故障,受电弓就会下降,在下降过程中会损坏受电弓。1.2带自动降弓装置的受电弓的维修指导/步骤·调试和维修时,为防止受电弓升高,需用约1.5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