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谈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8 00:18:41
文档

浅谈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课题名称:构建赏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级别:校级学科编号论文题目:浅谈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内容提要:赏识教育,是教师主动的认识到学生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的一种教育方法。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陶行知先生曾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妙在于相信孩子和孩子。”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这种教育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使之朝良性发展,进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朝前看的,不屈不挠的
推荐度:
导读课题名称:构建赏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级别:校级学科编号论文题目:浅谈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内容提要:赏识教育,是教师主动的认识到学生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的一种教育方法。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陶行知先生曾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妙在于相信孩子和孩子。”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这种教育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使之朝良性发展,进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朝前看的,不屈不挠的
课题名称:构建赏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

级别:校级

学科               编号       

论文题目:浅谈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提要:赏识教育,是教师主动的认识到学生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的一种教育方法。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陶行知先生曾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妙在于相信孩子和孩子。”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这种教育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使之朝良性发展,进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朝前看的,不屈不挠的个人性格。

    

主题词:赏识教育 教育 教学 应用

编号:

题目:浅谈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的应用

内容提要:赏识教育,是教师主动的认识到学生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的一种教育方法。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陶行知先生曾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妙在于相信孩子和孩子。”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这种教育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使之朝良性发展,进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朝前看的,不屈不挠的个人性格。

主题词:赏识教育 教育 教学 应用

正文:

赏识教育,是教师主动的认识到学生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的一种教育方法。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陶行知先生曾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妙在于相信孩子和孩子。”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这种教育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使之朝良性发展,进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朝前看的,不屈不挠的个人性格。赏识教育,能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赏识他的学生。

一、发现优点,赏识优点

适当的赏识是一种正确的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赞赏!赏识教育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它没有明确的规定,没有选定明确的教材,似乎处处是教材,处处可赏识。每个孩子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和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要善于观察孩子,了解和认识孩子,从细微入手,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现孩子的才能、发掘孩子的潜能,予以肯定和赞赏。并充分利用孩子的闪光特点,以激励孩子树立自信,激发克服困难的勇气,促进孩子的主动发展,使其对未来充满希望。

无论哪个孩子,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就必定能发现他的优点,即使他做错了事,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闪光点: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淳美的人情。孩子的潜能需要星星之火的点燃。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当他们身上有点滴进步时,他们听到的是表扬、鼓励的赞扬声,而不是满耳充斥的抱怨、责骂声,那么就会发自内心地感到“我能行”, 立刻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如火山一样爆发出来,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二、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万事万物,各有其长,远近高低,各呈其姿。于人于物,其正面或许并非那样规丽可人,其侧面则可能是一幅优美的剪影;亦或其外表包裹着的是稚嫩、丑陋、拙笨、顽劣的壳,其内部蕴含的则是成熟、美丽、新异、灵动的核。赏识教育认为,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们的心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孩子学说话时,父母承认孩子间的差异,并尊重差异,甚至欣赏差异。中国有句俗话:“贵人语迟。”有位小男孩三岁半还不会说话,便有人安慰孩子的父母:“没关系,据说乾隆皇帝四岁才会说话。”父母在教孩子学走路时的教育宝藏是允许失败。曾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孩子跌跌绊绊地学走路,走两步就摔倒了,然后爬起来,然后又摔倒。父母总是一如继往地鼓励,没有一个会斥责:你怎么这么笨?所有的孩子在父母的赞许和鼓励中,学会了走路,在父母营造的宽松的环境中,幸福成长。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孩子在享受失败。正是这种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是父母在心里坚信孩子“行”。正是这不掺一点水份的坚信让孩子们走向了成功。

我们老师要懂得教育,懂得欣赏,不能对教育进行一刀切,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个性应普遍执赞赏的眼光,而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从特色中发现长处,并正确引导,使学生的多种才能、天资得到充分的发展,促使他发挥性格优势发现性格不足,提醒他扬长避短,更好的走向成功。

提倡赏识,并不是要教师对学生的缺点视而不见,而是要求教师有包容之心,要包容学生的失败,学会等待,让学生在失败的基础上尝到甜头,并且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对待自己的不足,发现生命的宝贵,珍惜享受生命,从而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形成技能、学会学习。

做错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心理压力较大,自卑、自责、不知所措。这时,他所需要的是帮助、安慰。而我们有部分老师为了给学生以教训,往往采取比较严厉的批评。这种教育方法会让学生丧失信心,不再努力,甚至反叛。若此时我们老师能采取明智宽容的态度,比如:在考砸的学生面前:你不能让学生泄气,所以要鼓励学生,要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能力和水平深信不移;要让他知道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败是常有的;帮助他分析原因,克服困难。再如对闯祸的学生也一样,不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老师心中有了不良的影响或失去了信心,而此时老师应与学生及时沟通,平息学生的惶恐心理,让学生感觉到他在老师的心里依旧充满希望。同时还可以举自己或名人在小时犯错的典型事例以教育,来缓解学生的心态,并鼓励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这不仅能让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还能让学生对老师充满信任,成为知心朋友,同时使学生能更加珍惜一切,奋发向上。

三、赏识自我,增加信心

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悦纳自我,对自己赏识是自信的基础,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信心、培养学生自赏能力的重要手段。教育学生学习赏识,就是教育引导他去发现美,去创造美,在这个赏识的过程中重新塑造、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加优秀。赏识自我就是让学生找到好学生的感觉,自己以“好学生”来约束自己。当学生遇到“打架,骂人,搞破坏,偷东西等”事情的时候,他的心中就会想:我是一个好学生,怎么能做这些事呢?学生的心中,好学生是一个完美的人,是一个不做别人认为不好的事情的学生。赏识自我就是让学生以“好学生”感觉,以一种无形的压力来约束自己的各种言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四、家园共赏,走向成功

赏识教育并不光是说几句美丽的话,它要能点亮学生内心的火花。所以实施赏识教育要求老师能多了解学生,到学生中去,随时捕捉学生的一些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同时对学生要进行连续性的观察、了解、帮助,认真发现他的每一次进步。另外要得到家长的配合,以达到家长、老师教育的一致性,共同搞好教育工作。但在实施赏识教育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正确对待成绩和不足。

实践证明,创造条件让家长参与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学校通过举办专家讲座、个别交流、家访、家园互动等形式,可以帮助家长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让他们了解到一些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学会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理解孩子,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艺术。

五、根据实际,恰当赏识

赏识本身是孩子最渴望的精神需求。但赏识教育并不是表扬和鼓励,赏识的同时也要有批评。要让孩子健康成长,批评是必不可少的。孩子犯错误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成长的过程,好多规则,好多道理,家长在该坚持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否则,孩子便不会有正确的对待人生的态度。在批评同时要遵循一个原则: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孩子在某种事上做错了,就一棍子,将整个人都否定掉了。

赏识要正确客观地分析,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因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该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一种虚伪性,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同样赏识不能过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同时赏识要因人的性格而适度操作。对胆小的学生要多肯定、鼓励,对调皮、好动的学生,要适当赏识,同时要多提新要求,克服不良习惯。赏识的批评要给孩子这样的感觉:孩子你仍然是最好的孩子,犯了错不要紧,我相信你能改正。

六、耐心赏识,持之以恒

赏识学生,必须重视学生的每一步发展,时刻关注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只有走进学生心灵,教师的行动、语言对学生才有震撼力。所以老师应从心理因素的研究入手,力图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开启学生的心理围城。换个心态,去赏识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学生,你会发现这些学生同样可爱;赏识学生,就要将学生看成一个有着自己思想的和自己平等的人。如果老师以平等的态度去理解学生,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看到学生的言行,立即下结论,难免会有误解的地方,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将学生的意图弄清初之后,再决定自己该怎样做。教师要有耐心、信心,持之以恒的关注学生的发展。

七、多种赏识,适当应用

赏识方式要尽量不留痕迹,而且要投其所好。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语、一下轻柔的抚摸都能给学生以被重视、被赏识的快乐,从而让学生感到无限的温暖。不同的学生对表扬与奖励的反应不同,故应因人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表扬与奖励方式。对经常调皮捣乱、破坏纪律、人缘不好的学生,当众表扬可以帮其恢复声誉;对性格内向、成绩落后的学生,可单独谈心,表扬其遵守纪律的优点,鼓励其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活动,改进方法,提高效率。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辨证地看待赏识教育,科学地运用赏识教育,用自己的爱心和信心去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那么,每一个学生定会走向成功!

文档

浅谈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课题名称:构建赏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级别:校级学科编号论文题目:浅谈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内容提要:赏识教育,是教师主动的认识到学生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的一种教育方法。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陶行知先生曾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妙在于相信孩子和孩子。”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这种教育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使之朝良性发展,进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朝前看的,不屈不挠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