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3 有味的拼图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用各种色彩、大小的植物籽粒拼摆、粘贴.
2、情感目标:感受拼图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创作的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制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利用冰棒棍制作动物、人物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难点:作品的新奇、牢固、美观、生动。
三、学习材料
课件、各种植物籽粒(如:红豆、绿豆、西瓜籽、大米等)和胶水(胶水或白乳胶)。
| 2课时 | |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看课件)播放小孩们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小雨沙沙》植物籽粒长大的过程用动画接着又把植物籽粒变成可爱的卡通小精灵“豆豆”。 2、“小精灵豆豆”做出一个个的有味动作,变出一粒粒不同的植物籽粒(红豆、绿豆、西瓜籽……)。 3、“小精灵豆豆”提出一个个的问题,引领小孩们观看与摸索,让小朋友们了解和发觉“种子家族的成员们”的不同。 4、摸索这种豆子象什么? 5、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小精灵豆豆”也会!它变成豆子手链,变成一幅幅精美的植物籽粒拼图(要紧以黑豆拼摆的喷水的鲸、用大米拼摆的可爱小兔、用绿豆和小米拼摆的漂亮孔雀)! (出示课题) 二、感知探究 1、观赏分析植物籽粒拼图。 2、分组讨论植物籽粒拼图怎么说美在哪儿?什么缘故美? 3、摸索如何制作精美的植物籽粒拼图? 4、利用课件,直观感知制作步骤,分为: (1)用铅笔在卡纸上起稿; (2)在需要粘贴处涂胶水; (3)用选择好的植物籽粒拼图。 三、实践创作 1、学生展现课前搜集预备各种不同大小、颜色的植物籽粒。 2、讨论:说一说自己预备如何样用植物籽粒来制作一幅有特色有创意的拼图。 3、实践创作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四、展现评判 1、“小小拼图艺术展”,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介绍制作的感受。 2、播放轻巧音乐,参加“小小拼图艺术展”。让学生参观、评选,让学生品味制造和制造成功的甜蜜。 五、延展 用课件或实物展现用贝壳、小石子等拼贴的拼图作品。引导学生学会到生活中去找寻美、发觉美,让小孩们拥有善于发觉美的眼睛 | 个性化修改: |
| 板书设计: | |
| 课后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