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考试习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8 00:19:28
文档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考试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记忆一、选择题1.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感觉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是(     )。 A.0.25秒—4秒 B.5.25秒—10秒 C.10.25秒—15秒    D.15.25秒—20秒2.记忆的过程包括以下哪几个基本环节()。A.识记、保持和遗忘B.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C.保持、再认或回忆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3.开卷考试时,学生的主要记忆活动是()。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4.短时记忆的容量是()。A.3-5B.5-7C.7-9D.5-95.短时记忆的编码方
推荐度:
导读第六章记忆一、选择题1.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感觉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是(     )。 A.0.25秒—4秒 B.5.25秒—10秒 C.10.25秒—15秒    D.15.25秒—20秒2.记忆的过程包括以下哪几个基本环节()。A.识记、保持和遗忘B.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C.保持、再认或回忆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3.开卷考试时,学生的主要记忆活动是()。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4.短时记忆的容量是()。A.3-5B.5-7C.7-9D.5-95.短时记忆的编码方
第六章  记忆

一、选择题

1. 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感觉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是(     )。 

A.0.25秒—4秒          B.5.25秒—10秒 

C.10.25秒—15秒     D.15.25秒—20秒

2. 记忆的过程包括以下哪几个基本环节(  )。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C.保持、再认或回忆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3. 开卷考试时,学生的主要记忆活动是(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4.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

A.3-5  B.5-7  C.7-9  D.5-9

5.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以(  )为主。

A.视觉形式  B.听觉形式  C.语义形式  D.表象形式

6.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是(  )。

A.反响回路  B.长时作用  C.突触结构  D.细胞集合

7.视觉的感觉记忆编码形式被称为(  )。

A.感觉登记   B.视觉记忆  C.图像记忆  D.感受记忆

8.感觉记忆与短时记忆的一个区别是

A.感觉记忆不使用声音编码     B.感觉记忆存贮的信息完全不受新信息的干扰

C.短时记忆不易消退           D.以上都不对

9.乔治·斯伯林用(  )证明了感觉记忆的存在。

A.整体报告法  B.重学法  C.部分报告法  D.节省法

10.斯伯林(G.Sperling)的研究表明,图象记忆能够保持(  )。 

A.一次约4或5个项目 B.约7.2个项目 C.黑白信息 D.呈现的所有视觉信息 

11.对事实类信息,如词汇、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的记忆是(   )。

A.程序性记忆  B.陈述性记忆   C.长时记忆     D.技能记忆

12.对练字过程中的手部动作的把握,是储存在(   )中的。 

A.情景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语义记忆    D.陈述性记忆  

13.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可以分为( )。

A.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  B.形象编码和逻辑编码 C.语义编码和听觉编码 D.听觉编码和表象编码

14.保持信息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是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

15.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16.在短时记忆中,一遍遍地机械地重复识记材料是(    )。

A.有效复述    B.无效复述    C.精细复述  D.保持性复述

17. 在短时记忆中,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是(    )。 

A.机械复述    B.无效复述     C.精细复述    D.保持性复述

18. 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重要条件是(   )。  

A.复述    B.视觉编码    C.声音编码   D.感觉寄存

19.斯滕伯格通过实验证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是(  ) 

A.平行扫描  B.自动提取   C.自动停止系列扫描  D.完全系列扫描

20. 哪一种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 

A.感觉记忆   B.工作记忆   C.长时记忆   D.语义记忆 

21.工作记忆的三个组成成分是( )。 

A.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  B.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C.感觉登记、复述系统和执行系统   D.感觉登记、视空间画板和执行系统

22.工作记忆具有( )双重功能。 

A.提取与存储  B.加工与存储  C.提取与加工  D.编码与加工

23.造成短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 (     )。

A.信息得不到注意   B.抑制作用   C.信息提取机制失灵   D.信息受干扰

24. 用无意义音节进行记忆研究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最先提出者是

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詹金斯    D.弗洛姆

25.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表现为(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前后一样   D.中途加快 

26. 在对系列呈现的学习材料进行自由回忆时,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最少。这种现象称为(     )。 

A.首因效应     B.启动效应    C.词优效应    D.近因效应 

27. 小明今天在参加物理考试时,对于一些简单而熟悉的力学公式,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其中涉及的遗忘理论主要是(   ) 

A.衰退理论   B.干扰理论    C.动机性遗忘理论    D.提取失败理论

28. 由于考试紧张而引起的遗忘属于(   ) 

A.消退说     B.干扰说    C.压抑说    D.提取失败说

29. 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超限抑制    D.侧抑制

30.属于无意识记忆的是(  )。

A.长时记忆   B.内隐记忆   C.瞬时记忆   D.短时记忆

二、填空题

1.在记忆过程中,编码有不同层次或水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码方式。

2. _________、_________是提取的基本形式。

3.根据信息加工理论,人类记忆可分为           (或感觉登记)、          、长时记忆三个阶段。

4. 记忆的过程主要包括识记、        、再认或       。

5.海马损伤会引起          。

6. 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生理机制。

7.听觉的感觉记忆编码形式被称为_________。

8.短时记忆的容量是_________,长时记忆的容量是_________。

9. 短时记忆的容量十分有限,一般为______________个组块(chunk)。所谓组块,是指将若干小单位(如字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信息_________。

10.工作记忆可以用_________ 来进行测定。

11.长时记忆的编码主要采用_________ 。

12.长时记忆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两种信息提取的基本形式。

13. 遗忘主要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前者是      原因引起的提取性障碍.后者是由消退原因引起的        障碍。

14.          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不均衡,有         的特点。

15.先学习的内容对后继学习的干扰是            ;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干扰是         。

16. 学习长系列材料时,中间部分记忆效果差是由于受到了           。

17.关于遗忘的原因有四种主要的学说,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复述有两种方式: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 。     

三、名词解释

1.记忆  

2.反响回路

3.再认

4.回忆

5.前摄抑制

6.后摄抑制

7. 内隐记忆

8.外显记忆 

9.遗忘曲线 

10.语义记忆

11.陈述性记忆   

12.记忆恢复现象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记忆,记忆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2.什么是遗忘?遗忘有何特点?。

3.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4.短时记忆与感觉记忆的区别。

5.短时记忆有什么特点?

6.长时记忆及其特点

7.简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

五、论述题

1.谈谈如何改善记忆?根据有关理论、概念加以说明。

2.联系实际,论述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及其在生活中的意义。

参:

一、单选题

1-5 ADCDB   6-10 ACDCA  11-15 BBABC   16-20 DCADB  21-25 ABDBB  26-30 DDCAB

二、填空题

1.视觉的  听觉的  语义的

2.再认  回忆

3.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4.保持  回忆

5.顺行性遗忘

6.神经元  突触结构

7.声像记忆

8.7加减2个组块  无限的

9.7减2个组块  单位 

10.阅读广度测验

11.语义编码

12.再认  回忆

13.干扰   存储性

14.艾宾浩斯  先快后慢

15.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

16.系列位置效应

17.衰退说  干扰说  压抑说 提取失败

18.保持性复述  精细复述        

三、名词解释

1.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 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短暂的时间(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3.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4.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5.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6.是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7.是指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活动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内隐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个体无法意识到。较少受加工深度、记忆负荷、干扰因素等影响,保持时间长。但受呈现方式的影响。

8.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识的影响。

9.是艾宾浩斯研究出的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它反映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

10. 人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11. 指对有关事实和时间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12. 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四、简答题

1.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过程包括“记”(识记和保持)和“忆”(再认或回忆)的完整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包括信息输入与编码、信息储存和信息提取三个有序而完整的过程。

2. 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由困难就是遗忘。①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②识记材料性质对遗忘有明显的影响。—般来说,熟练的动作遗忘最慢,形象材料也不易遗忘;有意义的语言材料同无意义材料相比,遗忘要缓慢得多。③过度学习(即超过或达到记忆程度之后的学习)对遗忘有影响。④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对遗忘有明显影响。⑤学习材料的系列位置对遗忘有明显影响,实验表明,两端要比中间记忆效果好。⑥遗忘还受情绪与动机的影响。一般来说,同样重要或强度的刺激,处在愉快情绪状态则记亿效果好,反之记忆效果差。

3. (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一般认为,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对有意义的材料比对无意义的材料遗忘要慢的多;在学习程序相同的情况,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少,则遗忘较慢。 

(2)学习的程度。 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能称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实验证明,低度学习的材料容易遗忘,而过度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当然过度学习有一定限度,花费在过度学习上的时间太多,会造成精力和时间的浪费。

(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人们发现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结果发现,最后呈现的项目最先回忆起来,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而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 

(4)识记者的态度。 识记者对识记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人们需要的事情,容易出现遗忘。

4. 短时记忆是指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编码的记忆。它与感觉记忆的区别是,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无意识的,未经加工的感觉痕迹;而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来自于感觉记忆并对其进行操作、加工,是正在操作的、活动的记忆,只有当那些被加工、处理和编码后的信息才能被转入长时记忆中存储,否则就会遗忘。可见,短时记忆是信息在感觉记忆之后的高一级加工水平阶段

5.(1)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一般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 

 (2)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 

 (3)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主要是采用了言语听觉形式编码。 

6.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人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又称为永久性记忆。它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长时记忆的容量无限,它可以贮存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库。 

 (2)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长久,它能够按时、日、月、年及至终身计算,在理论上被认为是永久存在的。 

 (3)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方式以意义编码为主。意义编码有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两种形式,它们又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

7.(1)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加工深度不影响内隐记忆;但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的多。

(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会随着记忆的项目的增多而不容易记住;内隐记忆则不然。

(4)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

(5)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内隐记忆则不同。

五、论述题

1. 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就是瞬时记忆,其中较多的是图象记忆和声像记忆。感觉记忆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保持时间极短、记忆容量大、记忆痕迹容易衰退且传输与衰变取决于注意。

短时记忆就是工作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具有保持时间很短、记忆容量一般在5—9个单位之间、信息可被意识到、信息通过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系统。短时记忆多数是言语听觉编码,容易遗忘。

长时记忆一般是指1分钟以上的记忆。长时记忆具有记忆容量无限、保持时间长的特点。长时记忆一般是有意识、有意义记忆,需要对识记材料进行加工编码语义以一定的网络模型存储,可以提取也出现遗忘。

改善记忆:加大感觉刺激的容量,特别是在图象和声音生动性方面,使更多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加强有意注意和有意义记忆的训练;记忆加工编码的策略的训练;加强复述,使更多信息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中;利用知识的网络模型记忆;及时复习,样式多样化,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减少遗忘。

2.(1)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的或主动的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 

(2)内隐记忆是指不需要意识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3)结合实际

文档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考试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记忆一、选择题1.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感觉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是(     )。 A.0.25秒—4秒 B.5.25秒—10秒 C.10.25秒—15秒    D.15.25秒—20秒2.记忆的过程包括以下哪几个基本环节()。A.识记、保持和遗忘B.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C.保持、再认或回忆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3.开卷考试时,学生的主要记忆活动是()。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4.短时记忆的容量是()。A.3-5B.5-7C.7-9D.5-95.短时记忆的编码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