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苏教版三年级获奖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8 02:08:14
文档

苏教版三年级获奖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苏教三年级获奖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例3及试一试。教学目标:1.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体休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一定很熟悉篮球场吧!2.出
推荐度:
导读苏教三年级获奖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例3及试一试。教学目标:1.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体休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一定很熟悉篮球场吧!2.出
苏教三年级获奖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例3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 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 、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休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一定很熟悉篮球场吧!

2.出示教材第41页例题的,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幅图画的是篮球场,体育老师地四周划上线,篮球场地是长方形的,长28米,宽15米)

请你提出数学问题。

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教学例题。

(1)提问:篮球场是什么形状?请指出篮球场的周长?

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怎样才能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篮球场的周长呢?

(2)自己动手算一算。

(3)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并说明这样算的理由,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算法可能有:(1)28+15+28+15=86(米)

             (2)28+28+15+15=86(米)

             (3)28×2=56(米)

                 15×2=30(米)

                 56+30=86(米)

             (4) 28+15=43 (米)

                 43×2=86 (米)

(4)提问:你喜欢是哪一种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什么?你认为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怎样计算?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一个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试做。

计算方法可能有:(1)25+25+25+25=100(厘米)

                 (2)25×4=100(厘米)

(3)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你哪一促种算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提问:做这两题时,你们先干什么?又干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什么条件?求正方形的周长呢?

3.做“想想做做”第3、4题。

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追问:做这两道题时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分别求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第02课时   练习六(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页练习六1-5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

2.进一步熟悉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的算法。

3.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自主解决。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熟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点名让学生回答。

二、基础练习。

1.做“练习六”第1题。

学生自己读题。

让学生量一量两个图形每条边的长度。

同桌说一说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和各自的特点。

2.做“练习六”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图形的边长各是多少。

让一个学生说说该怎样计算。

学生完成。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六”第3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自己读题。

学生思考。

学生完成。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做“练习六”第4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自己读题。

学生思考。

学生完成。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第5题。

先让学生思考,再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课堂作业:

(1)一个正方形的花园,边长是12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12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又收获了哪些知识?

第03课时   练习六(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页练习六6-11题。

教学目标:

1. 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 、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休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75-36=    3×15=     12×6=    5×13=

13×4=    4×21=     18×2=    7+23=

2.长方形周长如何计算?正方形呢?

请大家取了数学练习本先估计下封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再量一量,看看你估计的准确不准确。(注意让学生说一说要量出哪些数据)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完成“练习六”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审题。然后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2)讨论:如何画一个和它周长相等的正方形?要画出这个正方形,你需要知道哪些数据?如何求出正方形的边长?

2. 完成“练习六”第9题。

学生审题,完成后同桌先交流检查,再集体订正。

3. 完成“练习六”第10题。

(1)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2)菜地的一面靠墙,可能是哪一面?这样篱笆的长度还有几面?哪一面靠墙篱笆最短?

4. 完成“练习六”第11题。

(1)出示第1题。

学生审题后组织小组活动,解决以下3个问题:拼成的长方形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2)出示第2题。

学生审题后组织小组活动,解决以下问题:如何拼成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如何拼成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周长又是多少厘米?

5.完成思考题。

(1)观察图形,和同桌指一指这个图形的周长指是哪几条边?

(2)围成这个图形的几条边的长度你能找出来吗?

(3)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你还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求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三、课后作业:课本45页“动手做”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中你学会哪些知识?

文档

苏教版三年级获奖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苏教三年级获奖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例3及试一试。教学目标:1.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体休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一定很熟悉篮球场吧!2.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