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型有:1. 单选 4. 简答 5. 辨析 6. 论述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 )
A.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
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C.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2.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运动变化的观点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C.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3. 事物的规律是( )
A.事物的特殊的联系
B.事物的普遍的联系
C.事物之间的联系
D.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4. 辩证联系的含义是( )
A.概念之间的相互判断、推理等逻辑关系
B.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C.事物发展过程中直接的本质的关系
D.事物或现象之间界限的不确定性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5. 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6.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7. 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是( )
A.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B.唯心论同唯物论的根本区别
C.相对主义同绝对主义的根本区别
D.唯理论同经验论的根本区别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8.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形式和内容
B.方向和道路
C.内因和外因
D.动力和性质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普遍联系的规律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0. 同一矛盾内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D.矛盾的对抗性和矛盾的非对抗性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其中( )
A.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B.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C.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也是相对的
D.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2. 否认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观点是( )
A.形而上学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3.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方法是( )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辩证法
D.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4.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
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5. “扬弃”是( )
A.既克服又保留
B.抛弃
C.既保留又继承
D.矛盾的调和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6. 所谓本质,就是事物的( )
A.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总和
B.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
C.内在要素的总和
D.结构和表现方式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7.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 )
A.特殊性原理
B.普遍性原理
C.同一性原理
D.斗争性原理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8. 我们国家依据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制定的方针是( )
A.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
B.既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又坚持精神文明建设
C.既坚持自主、自力更生,又坚持对外开放
D.既抓经济建设,又抓阶级斗争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9.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 )
A.可能和现实的关系
B.确定和不确定的关系
C.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D.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20. 事物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是( )
A.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也决定内容
B.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消极服从于内容
C.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D.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反作用于形式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21. 哲学上的矛盾是( )
A.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C.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关系
D.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简答题
22. 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正确答案: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量变和质变是统一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23. 简述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意义。
正确答案:辩证的否定观认为: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即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的联系,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有科学分析的态度,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待中外文化都要有科学分析的态度。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24. 简述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正确答案: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结、相互依赖、不可分离。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通过同一性体现出来。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渗透,彼此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任何割裂两者的关系的观点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25. 简述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正确答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者相互结合,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同一性为事物发展保持相对稳定创造有利的条件,使矛盾双方连结起来,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同一性使矛盾在统一体中规定着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由量变到质变,使旧统一体解体,新统一体产生。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26. 假象也是本质的一种规定。
正确答案:正确。理由:(1)现象包括和假象,而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具体表现。在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中,本质决定现象,当然本质也决定了事物以或假象的方式出现。现象体现本质,如果事物出于掩盖其本质的需要,那就以假象的方式体现出来,以歪曲、颠倒的方式表现本质;如果事物需要直接表现本质,则以的方式出现,是与本质一致的现象。(2)本观点符合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原理,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现象和本质是不可分离的,现象由本质决定,假象是现象的一种,假象也有本质,所以,假象是本质的一种规定。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27. “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隐藏着的规律支配的,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
正确答案:正确。理由:(1)这一论断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不可分离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体现出来,为必然性发展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另一方面,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是偶然性的支配力量、存在根据和基础。(2)规律是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与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人们是根据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统一,通过大量的偶然性找到必然性,从而认识和发现规律的。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28. 内容和形式之间相互决定。
正确答案:错误。理由:(1)违背了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中内容决定形式,即有什么样的内容就需要有什么样的形式与之相适应,内容发生了变化,形式迟早也要发生变化,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永远是第一位的,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是处于第二位的,两者的地位是不能等同的。(2)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若形式与内容相适应,则有利于内容的存在和发展,反之则阻碍内容的发展。内容和形式之间构成了矛盾运动。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29. 昼夜更替之间的关系属于因果联系。
正确答案:错误。理由:(1)违背了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因果联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事物或现象之间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即前因后果,在现象关系上具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必然关系。如果仅仅有先后关系则不一定是因果联系。(2)白天和晚上这种昼夜更替现象是间接联系,因为引起该现象的真正原因是地球运动。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论述题
30. 试述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正确答案: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1)辩证法是联系、全面、发展的学说,形而上学是用孤立、片面、静止观点看世界的哲学方,它们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2)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联系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和片面的,因此,两者之间是联系与孤立的对立,是全面与片面的对立。(3)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静止和绝对不变的,因此,两者之间是发展与静止的对立,是变化与不变的对立。(4)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分歧的焦点。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31. 试述联系的观点,并分析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1)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系统性和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①联系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维之中,整个世界都是由无穷无尽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构成的普遍联系的整体,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②每一个具体事物都是联系总体的一部分,一个环节或一个方面;③整个世界都是由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统一的整体。(2)根据联系的普遍性,改革、发展、稳定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中,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三者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就能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 涉及知识点: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