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科版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复习资料要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8 02:01:59
文档

教科版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复习资料要点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一.基础知识(一)认识运动1、宏观物体的运动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说明:宏观物体发生的机械运动,人们是可以用肉眼看见或感受到物体的位置在发生改变,但有时需要长时间才能看见,如地形变化。)2、微观世界的运动(1)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__________组成的。物质里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不规则运动。例:“八月桂花香”;墨水滴在清水中,一会儿杯中水变成墨水的颜色等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
推荐度:
导读第二章运动与能量一.基础知识(一)认识运动1、宏观物体的运动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说明:宏观物体发生的机械运动,人们是可以用肉眼看见或感受到物体的位置在发生改变,但有时需要长时间才能看见,如地形变化。)2、微观世界的运动(1)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__________组成的。物质里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不规则运动。例:“八月桂花香”;墨水滴在清水中,一会儿杯中水变成墨水的颜色等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一.基础知识

(一)认识运动

1、宏观物体的运动

 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说明:宏观物体发生的机械运动,人们是可以用肉眼看见或感受到物体的位置在发生改变,但有时需要长时间才能看见,如地形变化。)

2、微观世界的运动

(1)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__________组成的。物质里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不规则运动。例:“八月桂花香”;墨水滴在清水中,一会儿杯中水变成墨水的颜色等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

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而物质所处的不同状态与分子的运动情况有关。

(2)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_提出了原子_____________模型.原子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原子核运动。各种电现象、磁现象和光现象都与电子的运动有关,半导体技术、超导体、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都基于电子运动的有关理论。

(3)原子核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的,质子和中子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原子核内部也在运动,如原子弹爆炸、核能发电及放射现象。

(二)运动的描述

 1、参照物

 (1)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_____________,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

  说明:参照物必须是具体的物体,而不是抽象的事物,如不能选择“天空”、“地平线”、“宇宙”等。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不选研究对象本身。参照物选定后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不动的)。参照物选择应根据需要和方便来确定。

 (2)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这个物体是______________;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这个物体是_____________。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的,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例:乘电梯上升的乘客,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乘客是____________;选择电梯为参照物时,乘客是_____________。

 3、运动的分类: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三)运动的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在相同时间内,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相同路程内,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第一种常称为观众法;第二种常称为裁判法;第三种物理学中,采用在单位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的多少)

 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1)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________,这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定义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速度的公式:V =___________ 变形式:S =_____________; t =_____________.

      说明: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速度(V)始终不变,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成正比。

 (4)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主单位是________,符号_______.常用单位是_________.

  换算关系:1m/s =_______km/h ;  1km/h =________m/s.

  例: 3m/s = 3×__________=________km/h ;   18km/h = 18×_________=_______m/s

 3、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1)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发生变化,即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_______________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叫做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3)平均速度的公式:   说明:平均速度总是对某一段路程(或时间间隔)而说的。对不同的路程(或时间间隔),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4)测平均速度:实验器材有秒表和刻度尺,分别测出时间和路程,利用进行计算。

 (四)能量

  1、各种形式的能量   ( 能量是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 )

  (1)机械能: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量。 (2)电能; (3)光能; (4)太阳能;

  (5)内能(热能):物体内部分子运动具有的能量;(6)核能:原子核内部具有的能量

  (7)化学能:物体发生化学反应具有的能量。

  2、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1)能量的转移:能量的形式没有改变,能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例:冬天,手冷时放在火上烤一会儿就暖和了;电线输电。

  (2)能量的转化:能量的形式发生改变,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例:木柴燃烧时,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和_______能; 电动机转动时,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二.练习题

1、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在加油过程中(       )

A.加油机相对于“歼—l0”战斗机是运动的 

 B.加油机相对于“歼—l0”战斗机是静止的

C.“歼—l0”战斗机没有速度         D.加油机和“歼—l0”战斗机都静止在空中

2、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火炬一定静止    B. 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 乙火炬一定静止    D. 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3、甲、乙、丙三个升降机同时向上运动,且 V甲>V乙>V丙,如果以乙为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和丙都向下运动              B. 甲和丙都向上运动

C. 甲向上运动,丙向下运动        D. 甲向下运动,丙向上运动

4、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点出发向Q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

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经过6s,乙车离P点10m

C.甲车比乙车早3s通过Q点       

D.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6m

5、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

C、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D、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

 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4s内通过20m的距离,那么,它在前2s内速度一定是(     )

    A.8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

7、某物体用V1的速度运行了t秒钟,接下来又用V2的速度运动了t秒钟。那么该物体在这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8、某小车从甲地到乙地,前半段路程的速度为V1,后半段路程的速度为V2。那么该小车在整过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汽车上的速度计,一辆汽车以此速度通过一座长1600m的大桥,则(      )  

A.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s   

C. 该汽车通过大桥的时间为20s

B. 该汽车通过大桥的时间为2min   

D. 该汽车通过大桥的时间为72s  

10.利用焚烧垃圾来发电,此过程中的能量如何转化(    )

A.化学能→内能→电能    B.太阳能→内能→电能

C.核能→内能→电能      D.电能→太阳能→内能

11、放在传送带上的货物,与传送带一起向右运动,如图所示,那么货物相对于传送带是________的,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_的。

12、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_______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卡车是_____    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  .

13、在平直的公路上,有三辆汽车正同向顺风行使,此时甲车上的感觉顺风,乙车上的人感觉逆风,丙车上的人感觉无风,由此可以初步判断三辆汽车中行驶速度最大的是______车。若以丙车为参照物,风与丙车处于相对________状态;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_的。

14、中国“子弹头”列车的科学名称是“动车组”。这种新型列车在动力、材料和内部结构上都使用了最新的机车技术,投入使用的CRH—Z型电力动车组,最高时速可达250km/h,以南京—苏州为例,从南京9:30发车,11:06到达苏州,全程218km,则此动车组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_km/h。 

15、一艘轮船以20km/h的速度顺流而下由甲地到达乙地,又以10km/h的速度逆流而上由乙地返回甲地,求轮般在甲、乙两地往返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

16、一列火车以54千米/时的速度完全通过一个山洞,耗时40秒,已知这列火车长100米,则山洞的长为          米。

17、在学校运动会男子100m比赛时,同学们为了比较运动员的速度变化,做了如下实验:

        距离s/m

  时间t/s

运动员2080100
2.38.412.2
2.48.311.8
2.58.411.4
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到达距离起点20m、80m和100m 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运动员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根据数据可知,(1)在跑20m — 80m的过程中,最慢的运动员是_________,

(2)跑完全程第一名的运动员跑前20m(0—2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m/s。

18、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100m,接着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15s钟,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 m/s.

19、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给灾区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假设在本次地震中引人纵波在地壳的浅层以6km/s的速度传播,横波以3.5km/s的速度传播,某个地震观测站测得两波到达的时间差是200s,则该观测站距地震处______________km。

20、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点火583秒时,飞船与火箭在高度约200公里处成功分离,飞船正常入轨。在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前,以飞船为参照物,那么,火箭是___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飞船正常入轨后以7.8km/s的速度绕地球飞行,27日16时34分在发射升空43个小时后,神舟七号接到开舱指令。从飞船控制中心显示的画面看出,16时41分整,翟志刚顺利出舱,到17时00分35秒翟志刚完成舱外活动,翟志刚在舱外活动过程中,飞船飞行的路程为__________Km。

21、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__________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

2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运动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4: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若所用时间之比为2:5,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____________。

23、在青岛设立的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采用的是风力发电机给路灯供电。风力发电是将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

24、太阳能路灯的灯杆顶端是太阳能电池板,它能将__________能转化__________电能,并向灯杆下方的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储存起来。在夜晚时蓄电池对路灯供电照明,将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25、在工程爆破中,引火线的燃烧速度是0.8cm/s,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5m/s的速度要跑到500m外的安全区,则引火线至少要多长?

26、在2007年10月24日18时,我国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则:

(1)当北京测控站发射速度为3×105km/s的电磁波到达月球后,经过2.56 s接收到反射回测控站的电磁波信号。那么,地球于月球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多少km?

(2)如图所示,是某监测系统每隔2s拍摄到的关于火箭刚离开地面时作直线运动的一张照片,如果火箭的总长度为42m.那么,火箭在从A位置到B位置的位置的过程中,火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文档

教科版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复习资料要点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一.基础知识(一)认识运动1、宏观物体的运动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说明:宏观物体发生的机械运动,人们是可以用肉眼看见或感受到物体的位置在发生改变,但有时需要长时间才能看见,如地形变化。)2、微观世界的运动(1)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__________组成的。物质里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不规则运动。例:“八月桂花香”;墨水滴在清水中,一会儿杯中水变成墨水的颜色等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