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富贵不能淫》导学案(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8 02:01:55
文档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富贵不能淫》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富贵不能淫》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2.培养学生驳论文的写作能力。3.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习重点】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学习难点】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知识链接: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
推荐度:
导读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富贵不能淫》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2.培养学生驳论文的写作能力。3.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习重点】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学习难点】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知识链接: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富贵不能淫》导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培养学生驳论文的写作能力。 3.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学习重点】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

【学习难点】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知识链接: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借此游说齐、梁等国,但没得到采纳。他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

【课前预习】

1.给下加点字注音。 

公孙衍(    )        丈夫之冠(     )        淫(   ) 

2.古今异义: 

⑴以顺为正者  (古义:(                      );今义:位置在中间) 

⑵父命之      (古义:(                      );今义:命令)

⑶与民由之    (古义:(                      );今义:理由)

3.词类活用: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4.重要字词

(1)一怒而诸侯惧          惧:(                  )。   

(2) 安居而天下熄         安居:(                )。 

(3) 安居而天下熄         熄:(                  )。

(4)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是:(                  )。

(5)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焉:(                  )。

(6) 子未学礼乎?       子:(    )。 

(7)父命之             命:(    )。

(8)往送之门           往:(    )。 

(9) 戒之曰            戒:(    )。 

(10) 往之女家         女(rǔ):(    )。 

(11)必敬必戒          必:(    )。敬:(    )。戒:(    )

(12)无违夫子          违:(    )      

(13) 以顺为正者       以:把。顺:(    )。正:(    )。

(14)妾妇之道也        道:(    )。 

(15)立天下之正位      立:(    )。正:(    )。

(16)行天下之大道      大道:(    )。 

(17)得志,与民由之    得:(    )。志:(    )。由:(    )。

(18)富贵不能淫        淫:(    )。 

(19)独行其道          独:独自。行:(    )。

(20)贫贱不能移        移:(    )。 

(21) 威武不能屈      屈:(    )。   

(22)此之谓大丈夫。  谓:(    )。

5.重要语句翻译

⑴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⑵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A层

⑶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⑷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探究学习】

任务一: 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任务二: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任务三:真正大丈夫的两个标准

                                                                                            

                                                                                            

任务四: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A层

任务五: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任务六: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

                                                                                            

任务七: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归纳提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为了证明中心论点孟子采用了什么方法? 

                                                                                            

A层

3.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4.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5.积累孟子的名言。

                                                                                            

                                                                                            

【巩固练习】

中考链接

【2019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5 题。(12 分) 

富贵不能淫

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 分) 

(1)往之女家                                              

(2)与民由之                                             

12.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父命之/鹏之徙于南冥也             B.以顺为正者/不以物喜 

C.一怒而诸侯惧/窥镜而自视           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惧有伏焉 

13.把下面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 分)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4.下西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观是(    )(2 分) 

A.这篇驳论文,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 ”和“论据”展开批驳。 

B.作者运用排比句,增强文意的气势和感染力,搞示了大丈失的内涵。 

C.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意思相近。 

D. 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丈夫之冠”为举例论证;“广居”“正位”“大道”为道理论证;“得志”与“不得志”为对比论证。 

A层

15.谈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何现实意义?(3分) 

                                                                                                          
【课后作业】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候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妻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岂不诚大丈夫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不得志/寻向所志

C.此之谓大丈夫/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威武不能屈/猥自枉屈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一怒而诸候惧,安居而天下熄。

                                                                                           

(2)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A层

8.结合选文,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3分)

                                                                                           

【课前预习】

1.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淫(yín) 

2.⑴(古义:准则,标准;) 

⑵(古义:教导、训诲;)

⑶(古义:遵循;)

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4.(1)惧:害怕。   

(2)安居:安静。 

(3)熄: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4)是:这,这个。

(5)焉:怎么。

(6)子:你。 

(7)命:训导,开导。

(8)往:去,到。 

(9)戒:告诫。 

(10)女(rǔ):通"汝"你。 

(11)必:一定。敬:恭敬。戒:留神,当心,谨慎

(12)违:违背      

(13)以:把。顺:顺从。正:正理,及基本原则。

(14)道:方法。 

(15)立:站,站立。正:正大。

(16)大道:光明的大道。 

(17)得:实现。志:志向。由:遵从。

(18)淫:迷乱,惑乱。 

   (19)独:独自。行:这里是固守;坚持的意思。

 (20)移:改变,动摇 

(21) 屈:压服   

(22)谓:称为,叫作。

5.重要语句翻译

(1)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2)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A层

(3)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4)(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探究学习】

任务一: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任务二:“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任务三:(1)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远大志向和抱负;(2)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

任务四: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A层

任务五: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任务六:答: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任务七: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归纳提升】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针对景春提出的“大丈夫”标准,孟子首先摆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谈不上是“大丈夫”。然后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观点,进一步说明公孙衍、张仪之流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根本谈不上是“大丈夫”。最后摆出自己的观点,真正的“大丈夫”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层

3.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关羽面对曹操的极尽笼络,不为所动,千里走单骑寻刘备;文天祥拒绝厚禄,决不投降元朝,用自己的头颅,为南宁王朝划上完美的句号;方志敏不为厚禄的利诱所动摇,毅然选择为抛头颅洒热血。

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人格的尊严;杜甫贫穷至极也坚定自己的信念,力行写作,终成就‘诗圣’之名;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愿吃美国人的“救济粮”。

    颜真卿宁可跳向火堆,也不归附叛军,慷慨走向小人设置的陷阱;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的手,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退缩,宁死不屈,自己躺向了敌人的铡刀。  

4.孟子的这些话,今天依然可以指导我们去探索人生的价值。

首先,富贵是来之不易的,是要求倍加珍惜的。有些人富贵起了来,就被富贵冲昏了头脑。把当初的凌云壮志忘得一干二净。结果是什么为富不仁的事情都做出来了;  

其次,贫贱的时候要坚定意志,做到这一点应该说是很不容易得的。贫贱是任何人都不愿意承受的。但是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要经历贫贱的阶段,要通过在贫贱中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因此,要学会在贫贱中忍耐和寂寞,在一切诱惑面前能保持住自己一份宁静的心态是比什么都重要的,这样才有可能在贫贱中崛起。  

第三,在压力面前不卑不亢,不向的势力摧眉折腰。只有坚持俊迈的节操,不屈不挠,才能变压力为动力,进而赢得光明的前途。 
5.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⑷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巩固练习】

中考链接

11.(1)句意为:到了你丈夫家里。女:通假字,同“汝”,你。 

(2)句意为: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由:遵循。 

12. A.第一个“之”,代词;第二个“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性,不译。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B.第一个“以”,把;第二个“以”,因为。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C.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承接。选项加点词意义相同。D.第一个“焉”,怎么;第二个“焉”,在那里。选项加点词意义不同。     

故选:C。 

13.句意为:(大丈夫应该)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14.ABC.分析正确。D.“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运用了比喻论证;分析不正确。 

故选:D。 

A层

15.本题为阅读启示题。此类题目,一般不设统一答案,只需言之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可围绕爱国重义来表述,观点明确,语意清晰,语序合理即可。 

示例:这句话出自《孟子》,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而对金钱利益的诱惑,我们不能迷惑乱心;在危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时候,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课后作业】

6 A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A选项中“诚”都是“的确”、“真的”意思。故选A。B选项中“不得志”中的“志”意为“志向,抱负”,名词;“寻向所志”中的“志”意为“做标志”,名词作动词用。C选项中第一个“谓”意为“叫做”;第二个“谓”意为“认为”。D选项中第一个“屈”意为“使屈服”;第二个“屈”意为“委屈”。

7 (1)(他们)一旦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安静静地待着,天下就平安无事,

(2)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走天下(最)光明的道路,

A层

8 ①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②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做人的原则;③富贵不迷乱,贫贱不动摇,威逼不屈服。(每1点1分)

文档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富贵不能淫》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富贵不能淫》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2.培养学生驳论文的写作能力。3.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习重点】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学习难点】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知识链接: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