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14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8 02:14:27
文档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14

四年级(下)数学科教学工作计划1、教学目的和任务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4.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能根据物体的位置摆法画出
推荐度:
导读四年级(下)数学科教学工作计划1、教学目的和任务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4.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能根据物体的位置摆法画出
  四年级(下)数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1、教学目的和任务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能根据物体的位置摆法画出物体的几何平面图。

5.初步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2、本册教材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能根据物体的位置摆法画出物体的几何平面图。

5.初步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鸡兔同笼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应用中,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1.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三、各单元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到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发展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 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第五单元: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体会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感受三角形来源于现实生活。

3.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会在三角形内三条边上画高。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

教学难点: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3.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能根据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4.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4、教材浅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观察物体(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数;营养午餐;数学广角等。其中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5、教学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6、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方法

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逐步形成稳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7、本期将要采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手段。

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

4.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课堂40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5.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学会。

6.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

7.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

8、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数位顺序表 2.用硬纸条做的三角形   3.直尺、三角板、量角器

九、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内容课时测验时间
1-2四则运算63月6日

3观察物体23月13日

4加法运算定律63月20日

5乘法运算定律,简便运算

63月27日

6小数的意义于读写法

小数的大小与比较

3

1

4月3日

7小数的大小与比较

生活中的小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1

1

2

4月10日

8小数点的移动64月17日

9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整理与测评

4

2

4月24日

10复习  期中考试

45月8日

11-12三角形85月15日

13小数的加减法5
14图形的运动45月29日

15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46月5日

16数学广角46月12日

17-18总复习46月19日

19-20期末考试6月26日

7月3日

7月10日

                                                                                                 2018年2月17日

文档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14

四年级(下)数学科教学工作计划1、教学目的和任务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4.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能根据物体的位置摆法画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