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8 02:17:26
文档

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一、背景1思想来源于孔子仁学的继承与发展2、历史经验教训的概括和发展,孟子通过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从历史上诸多战争中认识到了人民的作用4、哲学基础——“性善论”孟子在历史上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提出了人性问题,认为人性本善。二、核心——“民为本”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就是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和居仁行义,以德服人的王政思想。君主和社稷皆为人民而设,民生是目的,君主与社稷是手段,这是“民为贵”最基本的含义。孟子提醒君主得人民的拥戴,才能得天下:“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
推荐度:
导读一、背景1思想来源于孔子仁学的继承与发展2、历史经验教训的概括和发展,孟子通过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从历史上诸多战争中认识到了人民的作用4、哲学基础——“性善论”孟子在历史上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提出了人性问题,认为人性本善。二、核心——“民为本”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就是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和居仁行义,以德服人的王政思想。君主和社稷皆为人民而设,民生是目的,君主与社稷是手段,这是“民为贵”最基本的含义。孟子提醒君主得人民的拥戴,才能得天下:“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
一、背景  

1思想来源于孔子仁学的继承与发展

2、历史经验教训的概括和发展,孟子通过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从历史上诸多战争中认识到了人民的作用

4、哲学基础——“性善论”孟子在历史上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提出了人性问题,认为人性本善。

二、核心——“民为本”

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就是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和居仁行义,以德服人的王政思想。君主和社稷皆为人民而设,民生是目的,君主与社稷是手段,这是“民为贵”最基本的含义。

孟子提醒君主得人民的拥戴,才能得天下:“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姿章句上》) 

并认为如果国君无道,危及国家的存在,那就换掉国君,但人民不能变换,更不能丧失,所以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行拂乱其所为,具有大丈夫情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应时时刻刻反省自己,善养其心而不可旦旦而伐之。

三、具体方略    

(一)民生——社会发展的根基与保障

(二)民利——人民生存的基础和权益的表达

(三)民教——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与灵魂

四、现代启示

我们要剔除孟子“仁政”思想的糟粕部分,并在吸收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超越。

(一)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

 (二)保持忧识,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步伐

(三)以德育人治国,促进社会政治、精神文明建设

(四)慎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人文精神氛围

文档

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一、背景1思想来源于孔子仁学的继承与发展2、历史经验教训的概括和发展,孟子通过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从历史上诸多战争中认识到了人民的作用4、哲学基础——“性善论”孟子在历史上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提出了人性问题,认为人性本善。二、核心——“民为本”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就是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和居仁行义,以德服人的王政思想。君主和社稷皆为人民而设,民生是目的,君主与社稷是手段,这是“民为贵”最基本的含义。孟子提醒君主得人民的拥戴,才能得天下:“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