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騑字笔顺是什么:横、竖、横、横、竖、横折钩、点、点、点、点、竖、横、横、横、竖、横、横、横
騑字的笔顺图解
共十八画
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騑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騑的拼音为fēi,部首为馬,结构为左右结构,注音为ㄈㄟ。
騑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騑的详细内容
1. ?驾在车辕两旁的马:“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二、详细解释
名词(1) (形声。从马,非声。本义:旁马)(2) 同本义。古代驾车的马,在中间的叫服,在两旁的叫騑,也叫骖“骖旁马。——《说文》。按,驾三马曰骖,中一马曰驾,旁两马曰騑也。”在左骖马轭上。——《续汉书·舆服志》。注:“马在中曰服,在外曰騑。騑亦名骖。”郑公子騑字子驷。——《左传·襄公八年》俨骖騑于上路。——王勃《滕王阁序》(3) 又如:蚍(騑马和服马。泛指驾车的马);騑驾(有旁马的车驾);騑骖(四马车驾中在辕外的两匹马)(4) 泛指马 。如:騑驹(小马);騑辔(马缰)(5) 三岁的马马二岁曰驹,马三岁曰騑。——《本草纲目》
三、康熙字典
騑【亥集上】【馬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8画《唐韻》甫微切《集韻》匪微切,?音非。《玉篇》驂馬也。《禮·曲禮註》車有一轅四馬。中兩馬夾轅,名服馬,兩邊名騑馬,亦名驂馬。又《廣韻》芳非切《集韻》《韻會》《正韻》芳微切,?音霏。《集韻》騑騑,馬行不止貌。《詩·小雅》四牡騑騑。又《韻會》或作匪。《禮·少儀》車馬之美,匪匪翼翼。又《本草》馬三歲曰騑。又人名。《左傳·襄八年》騑也受其咎。《註》騑,子駟名。《音義》騑,芳非反。
四、辞典解释
【騑】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騑读音:fēi怎么读:名词 古代驾车的马,在两旁的称为「騑」,也称为「骖」(一说:左骖、右騑)。《说文解字.马部》:「騑,骖也,旁马也。」名词 泛称马。《文选.班彪.北征赋》:「纷吾去此旧都兮,騑迟迟以历兹。」
下面介绍下騑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騑】字的诗词有:
《泰山道中·四牡騑騑日计程》、《送饶漕·已催四牡使騑归》、《东征歌·騑首朝惊水怪频》、《涂中书怀·载驰十驿倦骖騑》、
关于【騑】字的组词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