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兵黩武的近义词是:兴师动众、穷兵极武、勤兵黩武。
穷兵黩武的拼音是:qióng bīng dú wǔ。注音是:ㄑㄩㄥˊㄅ一ㄥㄉㄨˊㄨˇ。词性是:成语。
穷兵黩武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综合释义 【点此查看穷兵黩武详细内容】
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王氏今降心纳贡,愿修旧好,明公乃欲~,残灭同盟,天下其谓公何?◎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
二、汉语大词典
滥用武力,肆意发动战争。三国魏曹丕《诏王朗等三公》:“穷兵黩武,古有成戒。”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圣人之德,非欲穷兵黩武。”《明史·范济传》:“毋以穷兵黩武为快,毋以犁庭扫穴为功。”戎笙《谈〈蔡文姬〉中曹操形象的真实性》:“曹操虽然在军事上有很深的造诣,但他并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亦省作“穷黩”。唐元结《系谟》:“不可怙恃威武,穷黩战争。”
三、辞典简编版
恣意动用兵力,发动战争。 【造句】古有明训,凡是穷兵黩武之国,终必自取灭亡。
四、典故
东吴后期的名将陆抗,二十岁时就被任命为建武校尉;带领他父亲陆逊留下的部众五千人。公元2年,孙皓当了东吴的国君,三十八岁的陆抗担任镇军大将军。当时,东吴的朝政非常。孙皓荒淫暴虐,宫女有好几千人,还向民间掠夺;又用剥面皮、凿眼睛筹酷刑任意杀人。陆抗对孙皓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多次上疏,劝谏他对外加强防守,对内改善政治,以增强国力。他曾在奏疏中一次陈述当前应做的事达十六件之多。但是,孙皓对他的建议置之不理。公元272年,镇守西陵的吴将步阐投降晋朝。陆抗得知后、立即率军征讨步阐。他知道晋军一定会来接应步阐,因此命令军民在西陵外围修筑一道坚固的围墙。吴将多次要求攻打西陵,但陆抗总是不许。等到工事完成;晋军已经赶到西陵接应步阐,陆抗率军击退来援的晋军,再向西陵发起猛攻,很快攻进城内,将叛将步阐杀死。当时,晋朝的车骑将军羊祜镇守襄阳。他见陆抗能攻善守,知道要打败东吴并不容易,因此对东吴采取和解策略:部下掠夺了东吴的孩子,他下令放回;行军到东吴边境,收割了东吴方面的庄稼,就送绢帛给东吴作抵偿,猎获的禽兽已被吴人打伤,就送还东吴。陆抗明白羊祜的用意,也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晋商。两人还经常派使者往来,互相表示友好。因此,吴、晋一部分边境地带一时出现了和好的局面。孙皓听说那里的边境和好,很不高兴,派人责问陆抗。陆抗回话说:“一乡一县尚且不能没有信义,何况大国呢!我如果不这样做,反而会显出羊祜很有威德,对他没有什么损害。”孙皓听了,无话可说;但他还是想出兵攻晋。陆抗见不断出动,百姓精疲力竭,便向孙皓上疏说。“现在,朝廷不从事富国强兵,加紧农业生产,储备粮食,让有才能的人发挥作用,使各级官署不荒怠职守,严明升迁制度以激励百官,审慎实施刑罚以警戒百姓,用道德教导官吏,以仁义安抚百姓,反而听任众将追求名声,用尽所有兵力,好战不止,耗费的资财动以万计,士兵疲劳不堪。这样,敌人没有削弱,而我们自己倒象生了一场大病。”陆抗还郑重指出,吴、晋两国实力不同,今天即使出兵获胜,也得不偿失。所以,应该停止用兵,积蓄力量,以待时机。”但是,孙皓对陆抗的这些忠告都听不进去。后来陆抗去世,晋军讨伐东吴,沿着长江顺流东下,势如破竹,吴国终于被晋所灭亡。
五、关于穷兵黩武的造句
1、古代封建统治阶级施行霸道,穷兵黩武,奴役边陲的少数民族。
2、主公,依属下看,这三唐乡内部不稳,却又无故兴兵,唐三此人颇有点穷兵黩武,败亡怕是就在旦夕之间。
3、沁灵星球,战火肆虐;天崇,英雄四起;神源帝国,穷兵黩武;博怀帝国,兵连祸结;魔族部落,坚壁清野;龙族部落,偃革倒戈;噬霸洋外,破斧缺斨。
4、汉文帝的仁德与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5、盖尔人是一个穷兵黩武,专横暴戾的贵族阶层。
6、穷乡僻壤、穷山恶水、穷凶极恶、穷兵黩武、穷奢极欲、穷愁潦倒、穷途末路,等等,除了“穷则思变”。
六、关于穷兵黩武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