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抽筋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小腿抽筋的急救方法
症状:小腿后部的肌肉强烈收缩,导致局部疼痛、脚面绷直无法活动。
方法:小腿抽筋可以由多种原因导致,包括局部受凉、疲劳、缺血、缺钙等。发生抽筋后,可以通过拉伸小腿肌肉辅以局部按摩、热敷或按压穴位缓解肌肉痉挛。平时注意补充钙质和水分,注意休息可以预防发作。频繁反复的小腿抽筋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治疗。
刘静下班回家洗澡时,小腿突然抽筋,肌肉剧烈疼痛,丈夫连忙过来帮她将脚趾用力向上掰,她也用力向下蹬腿,折腾了好一会儿,腿才不抽筋了。第二天晚上剧痛又如约而至,两次间隔短暂的抽筋让刘静有些慌了,毕竟以前从没有过这样的症状。她忐忑不安地去了医院,医生告诉她说,小腿抽筋是腓肠肌痉挛的表现,主要由神经肌肉异常兴奋所致,会有酸胀或剧烈的疼痛。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白领女性身上,即使不予医治也能慢慢自愈。如果反复抽筋的时间太长,应该学会有技巧地解除痛苦。
引起小腿抽筋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局部的寒冷刺激。如冬天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准备活动不充分容易引起腿抽筋。晚上睡觉没盖好被子,小腿肌肉受寒冷刺激,会痉挛得让人疼醒。
(2)局部血液循环不良也会引起小腿抽筋。当出现下肢酸痛、腿抽筋、行走不便等症状时,应该想到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动脉闭塞症等疾病。
(3)缺钙也会引起小腿抽筋。钙离子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太低时,肌肉容易兴奋而痉挛。老年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松,都会使血钙水平过低;青少年由于生长发育迅速,也容易缺钙,因此会发生腿部抽筋。
(4)肌肉连续收缩过快或疲劳。剧烈运动时,腿部肌肉收缩过快,放松的时间太短,局部代谢产物乳酸增多,肌肉的收缩与放松难以协调,会引起小腿肌肉痉挛。当长途旅行、爬山、登高,小腿肌肉发生疲劳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痉挛。此外,出汗过多、运动时间长、运动量大,都会因为体内液体和电解质大量丢失,代谢废物堆积,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环不好,引发生小腿肌肉痉挛。
(5)另外,有些人睡眠姿势不好,比如长时间仰卧,使被子压在脚面,或长时间俯卧,使脚面抵在床铺上,迫使小腿部位肌肉长时间处于绝对放松状态,也会引起肌肉“被动痉挛”。
可以采用一定的手法缓解小腿抽筋。当发生小腿抽筋时,取坐位,伸直抽筋的腿,用手紧握前脚掌,向外侧旋转抽筋腿的踝关节。旋转时动作要连贯,一口气转完一次,中间不能停顿。如果是左腿抽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右腿则反之。旋转时要用力,让脚掌上翘到最大限度。还可以用大拇指摸索膝盖后窝两边硬而突起的肌肉,然后用强力对此处按压,兴奋的神经就会镇静下来。
抽筋时也可以掐压手上合谷穴(即虎口处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中间凹陷处)和上唇的人中穴(即上唇正中近上方处),掐压20~30秒钟后,肌肉即会松弛,有效率可达90%。如果再配合用热手巾按揉,用手按摩,效果会更好。此外,将生姜捣烂,连渣带汁一起涂擦小腿肚,然后充分按摩,效果也十分理想。
平时注意补充钙质与水分,注意休息,适当放松肌肉,对避免小腿抽筋也很重要。
如果频繁出现小腿抽筋,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