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急救处理方法 脑充血是怎么引起的前兆症状
脑出血发作,早急救早见效
症状:有高血压等相关病史,由于气温骤降或情绪激动,突然发生口齿不清,肢体偏瘫甚至昏迷。
方法:家属切勿大声叫喊或猛烈摇动昏迷者,将病人平卧于床,此类患者极易发生喷射性呕吐,可能导致脑出血昏迷者因呕吐物堵塞气道窒息而死。因此病人的头必须转向一侧,这样呕吐物就能流出口腔。家属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病人前额,以利止血和降低脑压。同时,呼叫“120”救护车送医院就诊。
老李今年68岁了,性格豪爽,不拘小节,虽然是个高血压患者,平时不太注意控制血压,降血压药也是想起来吃一顿,忘记了也就算了,血压控制得不好。这一天,老李以前的一位老邻居到他家里来,老李很开心地和老邻居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说到高兴处两个人一起哈哈大笑一场。也许是太兴奋了,老李的筷子被碰掉在地板上,他弯下腰去拾,却一头栽倒下去。家里人急忙去扶他,老李翻过身来,却说不出话,半边身子也不能动了。家里人赶紧拨打“120”,急救车把他送到了医院。在医院经头颅CT检查明确,老李是患了脑出血。“120”的急救医生反映,在他们赶到前老李的家属有一些处置是错误的。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发生脑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就是高血压,凡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都是脑出血的高危人群。脑出血发作后,除了有死亡危险外,还有全身麻痹、半身不遂或持续昏睡、痴呆症等致残风险。
脑出血一般在高度紧张体力和脑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容易发病。起病非常急,通常出血量和部位决定表现症状。脑出血量较小的病人有头痛较剧,血压升高,眼底出血而视物不清的表现。如果观察到患者意识不清,说明出血部位不好,出血量大,危险系数极高。常见脑出血病人倒在路边、厕所、床旁地上,意识不清,鼾声大作,大小便失禁,半身不遂。这些就是发病的信号,有高血压患者的家人都要学会辨别。
专家提醒,如果家中老人出现了上述症状,家人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尤其是发生脑出血的最初5分钟至关重要:
(1)如果病人倒在厕所、浴池等狭小场所,尽快转移到宽敞之处。具体做法因地制宜,只要别震动头部,保持头部水平位搬运都可以,以免堵住呼吸道,造成窒息。
(2)让患者安静卧床,尽量减少搬动,呼叫急救车。如果情况不严重,也可以待病情较为稳定后立即送医院急救。
(3)病人舌根后坠易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因而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家人要立即采取措施保证呼吸道通畅:松解患者的衣领,取下义齿(如果有的话),取侧卧位头往后仰,便于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并及时清除口腔呕吐物。一旦窒息,尽快掏净口腔,并进行人工呼吸。
(4)调整血压。对于血压超过200/110毫米汞柱的病人要平稳降血压,可以说控制高血压就是控制脑出血。但是,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控制有很强的专业性,不建议患者家属自行降血压。
脑出血虽然是定时,但平日积极预防能取得良好效果。凡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在经过积极治疗后,脑出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未接受治疗或中断治疗者低。因此,预防脑出血,首先要避免血压的骤然升高。在秋季天气转凉时,高血压者要注意保暖,不然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
总之,脑出血的急救要点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