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自己能好吗 吃什么解毒
发现食物中毒如何自救和急救
症状:吃东西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胸闷、心悸等症状,尤其是同时进餐的人出现同样的症状。
方法:首先,要根据进食时间、食物种类和症状判断是否发生了食物中毒;然后,应尽量采用催吐或导泻的方法促使毒物排出体外;初步急救后,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同时,要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提供给医院检疫。如果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
小崔常自诩为美食家,经常和朋友们一起为了某个名厨或名菜,专程前往品尝。这次,他们听说近郊一个酒家请了一个厨师,专门擅长烹饪河豚。这个消息让小崔很兴奋,他觉得,拼死吃河豚这件事对他这个美食家来说,太有成就感了。
周末,小崔约了几个好友,专门来到这个酒家。席间,大家对河豚的鲜美赞不绝口。但是,大约1个小时以后,几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恶心、呕吐,小崔和另一个朋友还出现了口唇发麻、四肢无力的症状。他们心里明白,这是河豚中毒了。几个人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市区的医院,讲清楚病史,医生立即给予他们针对性的治疗,经过几天的休养,小崔他们几个人痊愈出院了。
其实,能够导致中毒的食物有很多,比如毒蕈、发芽马铃薯、白果、桐油、亚盐、鱼胆等,河豚只是名气较大的一种。有时,进食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因为吃了什么东西才中毒的,而且中毒以后的表现也多种多样。
那么,怎样判断食物中毒呢?
首先,一般会在吃了食物后出现症状;其次,如果一起进食的人,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出现相同的症状,常常强烈提示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如果腹泻比较严重,可能会出现脱水、血压下降、休克症状;有些毒素影响到神经系统,会出现流涎、流泪、心慌、多汗、虚脱,甚至出现烦躁不安、肌肉痉挛、幻觉、昏迷等症状;不同的毒素还可以引起不同器官的损害,导致心、肺、肝、肾功能受损。
一旦怀疑发生了食物中毒,中毒人员应该把握住宝贵的时间,进行自救和急救,尽量把引起中毒的食物排出体外,方法包括催吐和导泻。
(1)催吐。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中毒者舌根部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如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但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应想到可能出现胃、食道或咽部出血,此时宜停止催吐。
(2)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中毒食物时间较长,已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番泻叶煎服或用开水冲服,都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在进行初步急救后,中毒者应尽快就医。
另外,因为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非常重要,所以要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提供给医院检疫。
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方便医生尽快确诊和及时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