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弁的国语辞典是:武人所戴的帽子。武弁[wǔbiàn]⒈武人所戴的帽子。引《续汉书志·卷三〇·舆服志下》:「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⒉武官的旧称。引唐·储光羲〈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诗:「武弁朝建章,龙楼加命服。」。
武弁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武弁详细内容】
1.武人所戴的帽子。2.武官的旧称。
二、综合释义
武冠。《后汉书·崔駰传》:“钧(崔钧)时为虎賁中郎将,服武弁,戴鶡尾。”唐韩翃《赠别太常李博士兼寄两省旧游》诗:“两年戴武弁,趋侍明光殿。”清赵翼《纪梦》诗:“閲罢邸抄正午倦,忽梦迁官戴武弁。”武官。唐储光羲《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诗:“剑关掉鞅归,武弁朝建章。”《明史·熹宗纪》:“国家文武并用,顷承平日久,视武弁不啻奴隶,致令豪杰解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你文官一途虽然做不得,但是武弁一路还不妨事。”郭沫若《北伐途次》二八:“他也谦逊着,说他只是一介武弁,只晓得服从上官命令。”
三、汉语大词典
(1).武冠。《后汉书·崔骃传》:“钧(崔钧)时为虎贲中郎将,服武弁,戴鹖尾。”唐韩翃《赠别太常李博士兼寄两省旧游》诗:“两年戴武弁,趋侍明光殿。”清赵翼《纪梦》诗:“阅罢邸抄正午倦,忽梦迁官戴武弁。”(2).武官。唐储光羲《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诗:“剑关掉鞅归,武弁朝建章。”《明史·熹宗纪》:“国家文武并用,顷承平日久,视武弁不啻奴隶,致令豪杰解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你文官一途虽然做不得,但是武弁一路还不妨事。”郭沫若《北伐途次》二八:“他也谦逊着,说他只是一介武弁,只晓得服从上官命令。”
四、其他释义
1.武冠。2.武官。
五、关于武弁的词语
六、关于武弁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