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血成碧的基础解释是:形容一个人精诚忠正。--出自《庄子集释》卷九上〈杂篇·外物〉。
化血成碧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化血成碧详细内容】
形容一个人精诚忠正
二、综合释义
形容一个人精诚忠正。《庄子集释》卷九上〈杂篇·外物〉外物不可必,故龙逢诛,比干戮,箕子狂,恶来死,桀纣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忧而曾参悲。木与木相摩而然,金与火相守则流。阴阳错行,则天地大絯,于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有甚忧两陷而无所逃,螴蜳不得成,心若县于天地之间,慰昬沈屯,利害相摩,生火甚多;众人焚和,月固不胜火,于是乎有僓然而道尽。唐·成玄英疏:「碧,玉也。子胥苌弘,外篇己释。而言流江者,忠谏夫差,夫差杀之,取马皮作袋,为鸱鸟之形,盛伍员尸,浮之江水,故云流于江。苌弘遭谮,被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遂刳肠而死。蜀人感之,以匮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乃精诚之至也。」
三、关于化血成碧的成语
四、关于化血成碧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