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阴唇粘连怎么办 怎么治疗最好
阴唇粘连是什么原因
专家解析
阴唇粘连有先天的原因,也可有后天的原因,如外阴部感染、损伤或雌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外阴疼痛、瘙痒、分泌物增多,外阴、阴蒂、尿道口及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并可能伴有脓性分泌物。内裤上经常有脓性干痂形成,或有稀水样的痕迹,外阴发红、水肿,甚至皮肤剥脱。局部有抓痕、出血。小阴唇粘连,尿流变细,可发现小阴唇粘连的地方较薄,透亮。
友情提醒
女婴出生时阴道保持无菌状态,新生儿在娩出前后数天内,由于受母体的高雌激素影响,阴道上皮类似成人水平,糖元丰富,阴道酸碱度为4.2~4.5。在出生后15天左右,阴道出现杆菌。阴道上皮维持低激素水平至青春期。
婴儿尿布如不及时更换,受大小便刺激,可引起皮肤感染。急性感染性疾病在全身抵抗力降低、局部不洁时易于发生。
婴幼儿穿开档裤,如不注意卫生,易于污染。少数幼儿外阴炎因阴道异物所致。便后如揩擦肛门不当,以致大便污染外阴,外阴用肥皂水或其他清洁剂擦洗过度,内裤太紧或穿尼龙、人造纤维内裤,均可引起发病。
该病大多数在婴幼儿1~3岁时发生。当轻轻拨开女童的阴部时,可见到两个小阴唇的内侧在中线处相互粘连,形成浅蓝色的透明膜。一般在小阴唇粘连的前方或阴蒂的下方,可见到一个或几个小孔。在婴幼儿排尿时,由于有少量尿液残留在阴道口附近,有时可能诱发外阴炎、阴道炎。如果及时发现并送医院诊治,容易治愈,并且不留任何后遗症。
不可不知
女性婴幼儿的外生殖器,无论在解剖上或生理上都有其特点:大阴唇未发育,皮下脂肪薄,阴道、尿道暴露在外面,容易受到细菌的侵犯。在这个阶段,卵巢未发育,没有雌激素分泌,阴道上皮薄,无酸性杆菌,对入侵细菌自净能力差,有利于病菌生长。护理稍有不当,则易发生外阴炎、阴唇粘连,外阴红肿、疼痛或瘙痒,因此减少婴幼儿外阴炎的发生,预防是关键。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大便后要注意洗净外阴,用拇指与食指轻轻分开大阴唇洗掉污物。已形成小阴唇粘连者,应到妇科就诊。
保健要点
新生儿、婴儿要保持外阴清洁和干燥。使用尿布,以选择柔软、透气的纯棉质为好;孩子不外出的时候最好不用尿不湿。每天坚持大便后清洗外阴,特别要注意洗净,并轻轻拭干阴唇及皮肤皱褶处。擦洗时要注意自上而下拭净尿道口、阴道口及肛门周围。皮肤如有皲裂,应涂擦无刺激性油膏。最后在外阴及腹股沟处薄而均匀地扑上爽身粉,以保持干燥。扑粉不宜过多,以免粉剂进入阴道,形成小团块而引起刺激。
要注意尽量不让孩子在地板上坐卧,尽量不穿开裆裤,不穿紧身裤;衣服要柔软、宽松、舒适。
不能忽视大小便后的清洁,特别是小便后,应用柔软卫生纸,或湿巾纸擦拭尿道口及周围,并注意把尿的姿势,避免尿液刺激阴道。大便后应用清洁的卫生纸,由前方向后方擦拭,以免将粪渣拭进阴道内。
儿童的浴盆、毛巾等要固定专用,避免与大人交叉感染。要防止骑小自行车,或坐在硬物上而损伤外阴。
家属中或幼儿园中有患生殖系统感染者,应注意用具的隔离。婴幼儿患急性感染性疾病时,应格外注意外阴卫生,避免阴道炎的发生。
【超值链接】
婴幼儿阴唇粘连常被误认为先天性畸形,实质上本病常由于外阴炎引起,多见于1~3岁女婴。多数患儿无症状,部分有尿路感染或尿流方向偏离现象。小阴唇可全部或部分粘连,应与阴道闭锁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