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国语辞典是:比喻遇到实力很强的对手,为避免正面冲突折损太多,乃主动让步,不与人争。参见「辟君三舍」条。
退避三舍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退避三舍详细内容】
春秋时,晋、楚两国交战,晋国公子重耳遵守诺言,主动把后撤九十里。比喻对人让步或回避。
二、网友释义
退避三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三、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战国时晋国国君重耳在与楚军交战中;信守当年立下的诺言开战前先退军九十里。”
四、其他释义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五、关于退避三舍的成语
退避三舍 避退三舍 避君三舍 避军三舍 退徙三舍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六、关于退避三舍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