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知识百科 - 正文

折帛相关的成语 折帛相关的成语是什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5 11:05:13
文档

折帛相关的成语 折帛相关的成语是什么

1、折帛的相关成语是:朝折暮折、曲曲折折、垂名竹帛。2、拼音是:shé bó。3、注音是:ㄕㄜˊㄅㄛˊ。4、结构是:折(左右结构)帛(上下结构)。
推荐度:
导读1、折帛的相关成语是:朝折暮折、曲曲折折、垂名竹帛。2、拼音是:shé bó。3、注音是:ㄕㄜˊㄅㄛˊ。4、结构是:折(左右结构)帛(上下结构)。


折帛的相关成语是:朝折暮折、曲曲折折、垂名竹帛。

折帛的拼音是:shé bó。注音是:ㄕㄜˊㄅㄛˊ。结构是:折(左右结构)帛(上下结构)。

折帛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折帛详细内容】

南宋初将上供、和买、夏税绸绢改为折价输钱,称为折帛。折帛[shébó]⒈南宋初将上供、和买、夏税绸绢改为折价输钱,称为折帛。

二、网络解释

折帛南宋初﹐在和买演变为定额税的同时﹐又将夏税与和买绢帛之类折纳钱币。广西路在北宋时已将夏税麻布改纳折布钱﹐南宋时又加重税额。川峡四路有两川(成都府路﹑潼川府路)畸零绢估钱﹑四川激赏绢(后利州路与夔州路减免﹐则称两川激赏绢)﹑两川绵估钱﹑西川(成都府路)布估钱﹐则将绢﹑绵﹑麻布等折铁钱与纸币钱引输纳。在江南﹑两浙等路﹐则有东南折帛钱。最初在建炎三年(1129)﹐规定两浙路全部上供紬绢﹐每匹折钱二贯。后又按夏税﹑和买紬绢一半折钱的比例﹐推广于各路。

三、汉语大词典

南宋初将上供、和买、夏税绸绢改为折价输钱,称为折帛。宋叶适《上孝宗皇帝札子》:“自漕司造船、督府犒军而酒价十倍,和买、折帛行而民有二赋。”宋洪迈《容斋续笔·宋齐丘》:“所谓和买、折帛,尤为名不正而敛最重。”参阅《宋史·食货志上三》。

四、其他释义

1.南宋初将上供﹑和买﹑夏税绸绢改为折价输钱,称为折帛。

五、关于折帛的词语

折帛  曲曲折折  朝折暮折  折折  夭夭折折  弊帛  

六、关于折帛的诗句

畎亩乏财愁折帛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折帛的详细信息

文档

折帛相关的成语 折帛相关的成语是什么

1、折帛的相关成语是:朝折暮折、曲曲折折、垂名竹帛。2、拼音是:shé bó。3、注音是:ㄕㄜˊㄅㄛˊ。4、结构是:折(左右结构)帛(上下结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