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主的相关诗词是:《寓奉化寺寄菩提寺主》、《福先寺寻湛然寺主不见》、《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
寺主的拼音是:sì zhǔ。注音是:ㄙˋㄓㄨˇ。结构是:寺(上下结构)主(独体结构)。
寺主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寺主详细内容】
⒈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东汉时立白马寺,有知事之名,东晋以后始称寺主。引《魏书·释老志》:“重被旨,所检僧尼,寺主、维那当寺隐审。”《唐六典》卷四:“每寺上坐一人,寺主一人,都维那一人,共纲统众事。”《翻译名义集·释氏众名》“摩摩帝”下引《僧史略》:“详其寺主,起乎东汉白马寺也。寺既爰处,人必主之,于时虽无寺主之名,而有知事之者。东晋以来,此职方盛,故梁武造光宅寺,召法云为寺主,创立僧制。”⒉宋政和三年,禁僧尼称寺主、院主,后遂多以“住持”为名。
二、网络解释
寺主寺主出自梁武帝任法云为光宅寺寺主,“创立僧制,雅为后则”(《续高僧传》)。
三、综合释义
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东汉时立白马寺,有知事之名,东晋以后始称寺主。《魏书·释老志》:“重被旨,所检僧尼,寺主、维那当寺隐审。”《唐六典》卷四:“每寺上坐一人,寺主一人,都维那一人,共纲统众事。”《翻译名义集·释氏众名》“摩摩帝”下引《僧史略》:“详其寺主,起乎东汉白马寺也。寺既爰处,人必主之,于时虽无寺主之名,而有知事之者。东晋以来,此职方盛,故梁武造光宅寺,召法云为寺主,创立僧制。”宋政和三年,禁僧尼称寺主、院主,后遂多以“住持”为名。
四、汉语大词典
(1).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东汉时立白马寺,有知事之名,东晋以后始称寺主。《魏书·释老志》:“重被旨,所检僧尼,寺主、维那当寺隐审。”《唐六典》卷四:“每寺上坐一人,寺主一人,都维那一人,共纲统众事。”《翻译名义集·释氏众名》“摩摩帝”下引《僧史略》:“详其寺主,起乎东汉白马寺也。寺既爰处,人必主之,于时虽无寺主之名,而有知事之者。东晋以来,此职方盛,故梁武造光宅寺,召法云为寺主,创立僧制。”(2).宋政和三年,禁僧尼称寺主、院主,后遂多以“住持”为名。
五、关于寺主的成语
跑了和尚跑不了寺 躲得和尚躲不得寺 东道主 不由自主 当家作主 喧宾夺主
六、关于寺主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