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知识百科 - 正文

悚息词语解释是什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5 04:35:18
文档

悚息词语解释是什么

1、悚息的解释是:谓因惶惧而屏息。用为书信中的套语。犹惶恐。悚息[sǒngxī]⒈谓因惶惧而屏息。⒉用为书信中的套语。犹惶恐。
推荐度:
导读1、悚息的解释是:谓因惶惧而屏息。用为书信中的套语。犹惶恐。悚息[sǒngxī]⒈谓因惶惧而屏息。⒉用为书信中的套语。犹惶恐。


悚息的解释是:谓因惶惧而屏息。用为书信中的套语。犹惶恐。悚息[sǒngxī]⒈谓因惶惧而屏息。⒉用为书信中的套语。犹惶恐。

悚息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悚息详细内容】

⒈谓因惶惧而屏息。引《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谨拜表以闻,并呈牋草,惧於浅局,追用悚息。”《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三年》:“元逵、弘敬得詔,悚息听命。”《明史·周冕传》:“举朝悚息,无敢復言,冕独抗章争之。”鲁迅《野草·淡淡的血痕中》:“各各自称为‘天之僇民’,以作咀嚼着人我的渺茫的悲苦的辩解,而且悚息着静待新的悲苦的到来。”⒉用为书信中的套语。犹惶恐。引宋苏轼《扬州上吕相书》:“奬饰过分,悚息之至。”明李东阳《再答镜川先生书》:“若不俯鉴此意,甚非不肖之望也。悚息,悚息。”

二、网络解释

悚息悚息是汉语词语,解释为因惶惧而屏息,出自《三国志·吴志·周鲂传》。

三、综合释义

谓因惶惧而屏息。《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谨拜表以闻,并呈牋草,惧於浅局,追用悚息。”《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三年》:“元逵、弘敬得詔,悚息听命。”《明史·周冕传》:“举朝悚息,无敢復言,冕独抗章争之。”鲁迅《野草·淡淡的血痕中》:“各各自称为‘天之僇民’,以作咀嚼着人我的渺茫的悲苦的辩解,而且悚息着静待新的悲苦的到来。”用为书信中的套语。犹惶恐。宋苏轼《扬州上吕相书》:“奬饰过分,悚息之至。”明李东阳《再答镜川先生书》:“若不俯鉴此意,甚非不肖之望也。悚息,悚息。”悚息[sǒngxī]因恐惧而屏息、喘息。《三国志.卷六零.吴书.周鲂传》:「谨拜表以闻,并呈牋草,惧于浅局,追用悚息。」《明史.卷二一零.周冕传》:「举朝悚息,无敢复言,冕独抗章争之。」

四、国语辞典

因恐惧而屏息、喘息。悚息[sǒngxí]⒈因恐惧而屏息、喘息。引《三国志·卷六〇·吴书·周鲂传》:「谨拜表以闻,并呈牋草,惧于浅局,追用悚息。」《明史·卷二一〇·周冕传》:「举朝悚息,无敢复言,冕独抗章争之。」

五、关于悚息的成语

毛骨悚然  毛发悚然  息息相通  喘息未定  苟延残息  寻消问息  

六、关于悚息的诗句

悚息不敢占  悚息闻师言  悚息回惶  悚息回惶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悚息的详细信息

文档

悚息词语解释是什么

1、悚息的解释是:谓因惶惧而屏息。用为书信中的套语。犹惶恐。悚息[sǒngxī]⒈谓因惶惧而屏息。⒉用为书信中的套语。犹惶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