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的法语是:Liu Tao。
六韬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六韬详细内容】
1.兵书名。旧题周吕望撰。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卷。2.后世用以指称兵法韬略。
二、汉语大词典
亦作“六韬”。(1).兵书名。旧题周吕望撰。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卷。《庄子·徐无鬼》:“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之则以《金板》《六韬》。”成玄英疏:“《金版》《六韬》,《周书》篇名也,或言秘谶也。本有作韬字者,随字读之,云是太公兵法,谓文武虎豹龙犬六韬也。”(2).后世用以指称兵法韬略。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序》:“法奇于三略,义秘于六韬。”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金版六韬初试,烟歛山空迥,低草见牛羊。”明汪廷讷《种玉记·荐甥》:“你精三略,谙六韬,养由基穿杨技高。”
三、国语辞典
书名。指文、武、龙、虎、豹、犬韬。相传为周太公望所撰。六卷。曾号为「武学七书」之一,为谈兵者所称道。其中述殷周情事,多奇闻异说,可供神话研究参考。六韬[liùtāo]⒈书名。指文、武、龙、虎、豹、犬韬。相传为周太公望所撰。六卷。曾号为「武学七书」之一,为谈兵者所称道。其中述殷周情事,多奇闻异说,可供神话研究参考。
四、其他释义
中国古代兵书。旧题西周吕望(姜太公)撰。据后人考证,约成书于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间。现存六卷,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共六十篇。论述了政治与战争、作战、治军等问题,以及古代指挥机构和步、车、骑兵种的战法及协同战术。
五、关于六韬的诗词
<<《少年行·不解阴符与六韬》>> <<《凝清香·贾侯怀六韬》>>
六、关于六韬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