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握的相关诗句是:舂容吐握诗、吐握不可失、吐握不可失。
吐握的拼音是:tǔ wò。注音是:ㄊㄨˇㄨㄛˋ。结构是:吐(左右结构)握(左右结构)。
吐握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综合释义 【点此查看吐握详细内容】
吐哺握发。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昔周公躬吐握之劳,故有圄空之降。”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五:“故行流极之刑,成吐握之美,乃帝子之股肱,万方之轨度也。”金王若虚《<史记辨惑>三》:“至于成王剪叶以封唐叔,周公吐握以待士……皆委巷之谈。”清汤右曾《上玉峰徐公》诗:“每看元老虚怀处,吐握风流一旦亲。”参见“吐哺握髮”。吐握[tǔwò]吐哺握发。形容积极的延揽人才,广招贤士。《晋书.卷六七.温峤传》:「昔周公之相成王,劳谦吐握,岂好勤而恶逸哉!诚由处大任者不可不尔。」
二、汉语大词典
吐哺握发。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昔周公躬吐握之劳,故有圄空之降。”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五:“故行流极之刑,成吐握之美,乃帝子之股肱,万方之轨度也。”金王若虚《〈史记辨惑〉三》:“至于成王剪叶以封唐叔,周公吐握以待士……皆委巷之谈。”清汤右曾《上玉峰徐公》诗:“每看元老虚怀处,吐握风流一旦亲。”参见“吐哺握发”。《汉语大词典》:吐哺握发(吐哺握发) 拼音:tǔbǔwòfà《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按,《史记·鲁周公世家》作“一沐三捉发”。后遂以“吐哺握发”形容礼贤下士,求才心切。晋葛洪《抱朴子·逸民》:“夫周公大圣,以贵下贱,吐哺握发,惧于失人。”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三折:“虽然做不得吐哺握发下名流,也是咱的风云凑。”郭沫若《蔡文姬》第五幕:“巍巍宰辅呵吐哺握发,金璧赎我呵重睹芳华。”亦作“吐哺捉发”。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三、国语辞典
吐哺握发。形容积极的延揽人才,广招贤士。参见「握发吐哺」条。吐握[tǔwò]⒈吐哺握发。形容积极的延揽人才,广招贤士。参见「握发吐哺」条。引《晋书·卷六七·温峤传》:「昔周公之相成王,劳谦吐握,岂好勤而恶逸哉!诚由处大任者不可不尔。」
四、辞典修订版
吐哺握发。形容积极的延揽人才,广招贤士。参见「握发吐哺」条。《晋书.卷六七.温峤传》:「昔周公之相成王,劳谦吐握,岂好勤而恶逸哉!诚由处大任者不可不尔。」
五、关于吐握的成语
六、关于吐握的造句
1、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