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山的解释是:涂山TúShān。(1)传说禹会诸侯及娶妻之地方。(2)具体位置说法不一,一说在今浙江西北,一说在安徽蚌埠西。
涂山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涂山详细内容】
⒈古国名。相传为夏禹娶涂山女及会诸侯处。引《书·益稷》:“予创若时,聚于涂山。”孔传:“涂山,国名。”⒉山名。其所在有三说:(1)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南、淮河东岸,又名当涂山。引《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於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杜预注:“涂山在寿春东北。”《史记·夏本纪》:“予辛壬娶涂山,辛壬癸甲,生啟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司马贞索隐:“皇甫謐云‘今九江当涂有禹庙’,则涂山在江南也。”参阅《太平寰宇记·濠州》。(2)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县。俗名真武山。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禹娶於涂,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啟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之北岸有涂山,南有夏禹庙、涂君祠,庙铭存焉。”(3)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北。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涂山者,禹所娶妻之山也,去县五十里。”张宗祥校注:“《越絶》及《吴越春秋》皆指会稽。”⒊涂山女,夏禹的妻子。引汉刘向《列女传·魏曲沃负》:“夏之兴也以涂山,亡也以末喜。”元本高明《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涂山四日离大禹,你直恁地捨不得分离。”
二、综合释义
古国名。相传为夏禹娶涂山女及会诸侯处。《书·益稷》:“予创若时,聚于涂山。”孔传:“涂山,国名。”山名。其所在有三说:(1)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南、淮河东岸,又名当涂山。《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於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杜预注:“涂山在寿春东北。”《史记·夏本纪》:“予辛壬娶涂山,辛壬癸甲,生啟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司马贞索隐:“皇甫謐云‘今九江当涂有禹庙’,则涂山在江南也。”参阅《太平寰宇记·濠州》。(2)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县。俗名真武山。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禹娶於涂,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啟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之北岸有涂山,南有夏禹庙、涂君祠,庙铭存焉。”(3)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北。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涂山者,禹所娶妻之山也,去县五十里。”张宗祥校注:“《越絶》及《吴越春秋》皆指会稽。”涂山女,夏禹的妻子。汉刘向《列女传·魏曲沃负》:“夏之兴也以涂山,亡也以末喜。”元本高明《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涂山四日离大禹,你直恁地捨不得分离。”
三、汉语大词典
(1).古国名。相传为夏禹娶涂山女及会诸侯处。《书·益稷》:“予创若时,聚于涂山。”孔传:“涂山,国名。”(2).山名。其所在有三说:(1)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南、淮河东岸,又名当涂山。《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杜预注:“涂山在寿春东北。”《史记·夏本纪》:“予辛壬娶涂山,辛壬癸甲,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司马贞索隐:“皇甫谧云‘今九江当涂有禹庙’,则涂山在江南也。”参阅《太平寰宇记·濠州》。(2)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县。俗名真武山。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禹娶于涂,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之北岸有涂山,南有夏禹庙、涂君祠,庙铭存焉。”(3)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北。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涂山者,禹所娶妻之山也,去县五十里。”张宗祥校注:“《越绝》及《吴越春秋》皆指会稽。”(3).涂山女,夏禹的妻子。汉刘向《列女传·魏曲沃负》:“夏之兴也以涂山,亡也以末喜。”元本高明《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涂山四日离大禹,你直恁地舍不得分离。”
四、其他释义
1.古国名。相传为夏禹娶涂山女及会诸侯处。2.山名。其所在有三说:(1)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南﹑淮河东岸,又名当涂山。《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杜预注:'涂山在寿春东北。'《史记.夏本纪》:'予辛壬娶涂山,辛壬癸甲,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司马贞索隐:'皇甫谧云'今九江当涂有禹庙',则涂山在江南也。'参阅《太平寰宇记.濠州》。(2)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县。俗名真武山。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禹娶于涂,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之北岸有涂山,南有夏禹庙﹑涂君祠,庙铭存焉。'3.(3)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北。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涂山者,禹所娶妻之山也,去县五十里。'张宗祥校注:'《越絶》及《吴越春秋》皆指会稽。'4.涂山女,夏禹的妻子。
五、关于涂山的成语
六、关于涂山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