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的繁体是:雜志。
杂志的拼音是:zá zhì。注音是:ㄗㄚˊㄓˋ。词性是:名词。结构是:杂(上下结构)志(上下结构)。
杂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杂志详细内容】
杂志zázhì。(1)期刊活的定期出版物。(2)杂记。杂志[zázhì]⒈期刊活的定期出版物。例《高等教育杂志》第10期。英journal;magazine;periodical;⒉杂记。英jottings;
二、引证解释
⒈零星地记载传闻、逸事、掌故的笔记。引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家谱不可信》:“师古精于史学,於私谱杂志,不敢轻信,识见非后人所及。”⒉古人亦以为书名。例如:宋江休复有《嘉祐杂志》、宋周煇有《清波杂志》。⒊地方志的一目。指丛谈之类。引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方志立三书议》:“前人修志,则常以此类附於志后,或称餘编,或称杂志。”⒋见“杂誌”。亦作“杂志”。即期刊。引茅盾《色盲》二:“书桌上杂乱地堆着几本硬面的西文书,和花花绿绿封面的杂志。”丁玲《母亲》四:“这些报纸杂志在学堂里便很流行了。”
三、网络解释
杂志杂志(Magazine),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它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定期出版的,又称期刊。“杂志”的形成来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注重报纸的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一种新的媒体也就因这样特殊的原因而产生了。最早出版的一本杂志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出版的《学者杂志》。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创刊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停刊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前后历时10年,共刊出11卷,每卷均合订为一本,是类似年刊性质的中医杂志。它的稿件是当时江南一带的名医所供给的,故名《吴医汇讲》。任何一种杂志以自己的“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进行出版。
四、汉语大词典
(1).零星地记载传闻、逸事、掌故的笔记。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家谱不可信》:“师古精于史学,于私谱杂志,不敢轻信,识见非后人所及。”(2).古人亦以为书名,如:宋江休复有《嘉祐杂志》、宋周煇有《清波杂志》。(3).地方志的一目。指丛谈之类。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方志立三书议》:“前人修志,则常以此类附于志后,或称馀编,或称杂志。”(4).见“杂志”。亦作“杂志”。即期刊。茅盾《色盲》二:“书桌上杂乱地堆着几本硬面的西文书,和花花绿绿封面的杂志。”丁玲《母亲》四:“这些报纸杂志在学堂里便很流行了。”
五、关于杂志的词语
六、关于杂志的诗词
<<《十月二十二夜三更读清波杂志至五更》>> <<《美国妇女杂志》>> <<《漫江冬日得大风杂志主编陆丹林先生手书》>> <<《桂殿秋·食品与烹饪杂志题词》>> <<《题同仁杂志呈内田康哉会长》>> <<《雨窗夜起杂志四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