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的国语辞典是:旧时称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人日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人日详细内容】
1.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2.即工日。一种表示工作时间的计算单位。指一个劳动者工作一日。参见'工日'。
二、基础解释
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即工日。一种表示工作时间的计算单位。指一个劳动者工作一日。参见/'工日/'。
三、引证解释
⒈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引《太平御览》卷九七六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綵为人或鏤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鬢。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宋高承《事物纪原·天生地植·人日》:“东方朔《占书》曰:岁正月一日占鷄,二日占狗,三日占羊,四日占猪,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穀。皆晴明温和,为蕃息安泰之候,阴寒惨烈,为疾病衰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人日》:“初七日谓之人日。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生繁衍。”欧阳山《三家巷》十二:“‘人日’那天的绝早,医科大学生杨承辉就起了床,急急忙忙地洗脸,刮胡子。”⒉即工日。一种表示工作时间的计算单位。指一个劳动者工作一日。参见“工日”。
四、网络解释
人日人日,又称人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五、关于人日的成语
鲁人回日 黄人守日 火日炙人 野人献日 黄人捧日 日久见人心
六、关于人日的诗词
<<《人日·可怜明日逢人日》>> <<《人日·明当春日今人日》>> <<《癸丑人日·上七日为人》>> <<《人日·偶逢人日强裁诗》>> <<《人日·开岁逢人日》>> <<《人日·人日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