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黄河流域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城东,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
2、前,黄河流域的灾民们经常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3、根据各地对外联系的主要方向,全国基本形成东北区、黄河流域区、长江流域区和华南区四大对外经济联系区。
4、黄河内蒙古段地处黄河流域最北端,由于它的特殊地理位置、水文气象条件、河道特性,几乎每年产生凌汛。
5、蔚汾河是黄河流域河口至龙门左岸的一级支流,流经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和岚县。
6、随着粗放原始农业的出现,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先民与黄河建立了更强的依赖关系。
7、在分析水利部土壤侵蚀强度分级两种方法的基础上,以黄河流域为例分析了间接指标分级法的适用性。
8、全面停止长江、黄河流域上中游天然林采伐。
9、本旬末西北地区、黄河流域等地再次出现降水,大部农田土壤墒情适宜,利于棉苗的生长。
10、暫黄河流域是形成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
11、水灾一直是黄河流域人们的心腹之患。
12、将该模型应用在黄河流域节灌工程项目决策中,验证了其可行性及合理性。
13、本文以黄河流域礼器的纹饰、传世神话、卜辞和铭文互补参证,发现华夏巫现信仰中有颇为关键的双嘴龙崇拜。
14、在四千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夏禹治水时,“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
15、黄河流域彩陶以仰韶和马家窑文化最为突出。
16、开元四年蝗害成灾,老百姓受佛教不杀生思想影响,不敢捕杀,他们到寺庙烧香拜佛,在田旁设祭、焚香、膜拜,眼看着庄稼被蝗虫吞食。
17、中阳县地处黄河流域中段,黄土高原腹部,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境内就有先民生息繁衍。
18、说到伏前铃,没有种地膜棉以前,黄河流域棉区伏前铃结的很少,一株棉花只有一两个伏前铃,所以烂铃不会很多。
19、金乡人源于黄河流域,是炎黄子孙。
20、手工割绒鞋垫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流行于黄河流域民间妇女手中的纯手工鞋垫,是由多种彩线纳制的,采用民间传统的一针一线的纯手工十字针工艺做成。
21、让缺水的大西北和黄河流域形成粮茂年丰的绿洲。
22、籽粒性状的变异中心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的东南部。
23、前言: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黄河水患灾害连年不断。
24、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九省区不存在收敛,但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
25、其实最早的河童传说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上游,那时候他们被称做‘水虎‘或者‘河伯‘,小时候不是有个什么西门豹破除河伯娶亲的故事么?后来到日本后,被传为河童。
26、我们的祖先几万年前就生活在黄河流域。
27、黄河流域有许多提灌泵站,黄河含沙水对水泵叶轮的汽蚀与磨损破坏是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28、各地农民揭竿而起,为生存而斗争,东北女真族贵族建立的后金政权也趁机南下,最终导致明清易代,但干冷气候并没有随着清王朝的建立而结束,因而由气候而引起的黄河流域经济的进一步衰退的状况,也并没有得到遏止。
29、运用数据集群技术,在黄河流域建立了用日照百分率拟合太阳总辐射的不同时空尺度估算式,对比分析了不同数据集群下总辐射的拟合精度。
30、一担担食盐挑出了山外,一件件先进的铜器、铁器从黄河流域运到了江汉平原,铜油、香菇等土特产品销售出去,先进的百杂货随着盐客的肩膀运进了大山。
31、黄河流域诞生了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仁者爱人”,“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等思想,被人们一代代传承着。
32、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伟大摇篮。几千年来,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民族进行文明创造的重要基地。黄河奔腾向前、百折不挠的气势,是我们民族自强不息、蓬勃向上精神的生动写照。
33、在自然因素推动下的汉代麦作推广与普及,促进了黄河流域抗旱耕作及粮食加工技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34、我国发明版筑技术的地区应该是黄河流域。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