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蒙古族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自从古时候就有人在这儿居住,其中包括:汉族,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壮族,畲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
2、蒙古族的传统美德多呀,阿爸教我代代往下传呀。
3、宴中哲哲以皇后暨女儿的双重身份,率贵妃、庄妃向母亲行蒙古族礼。
4、砖茶是牧民不可缺少的饮品,喝由砖茶煮成的咸奶茶,是蒙古族人们的传统饮茶习俗。
5、研究清代蒙古族地区的盟旗,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清朝的民族。
6、蒙古族传统整骨术以其操作易行安全、患者痛苦小、愈合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而称著。
7、“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特有的传统体育活动的盛会,多在水草丰盛、牛羊肥壮之时举行。
8、她生长在一个典型的蒙古族家庭,从小就受到本民族文化、情感的熏染,她的乡愁染上了鲜明的民族色彩。
9、旅游者既可爬山越岭、观赏大自然风景,也可以划船游艇、钓鱼消遣,还可以漫步草原,领略独具特色的科尔沁草原蒙古族文化。
10、实际上,花儿的传统并不局限于回族,保安族,撒拉族以及汉族,还有那里的藏族和蒙古族都有花儿的传统。
11、蒙古族著名歌手斯琴格日乐,她的名字蒙古语的寓意是“智慧之光”。
12、蒙古族骑士们像雄鹰一样;翱翔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
13、原作者姜戎是只在草原待过三年的知青,怎能了解蒙古族历史文化。
14、此外,长春有汉、满、蒙古族等多个民族,各民族的文化相互渗透、影响,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情的娱乐项目,有的名满全国,如东北秧歌、二人转等。
15、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条木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有圆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16、走进蒙古族江格尔培训基地。
17、记者获悉,阿勒泰地区的蒙古族同胞主要分布在阿勒泰市和布尔津县以及禾木喀纳斯蒙古民族乡一带,同属于乌梁海部落。
18、希尼尔水库位于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境内,气候特点为高温、干燥、冬季寒冷。
19、塔虎城辽、金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20、蒙古族、草原、胡马、原乡,这些词汇荡漾出的意境是席慕蓉泪腺的开关,只要稍一碰触,优雅端然的席慕蓉就会哽咽、流泪。
21、目的研究农牧区蒙古族居民吸烟、饮酒与高血压的关系。
22、元监察汉官,也有监察蒙古族贵族的习惯,不仅提高了监察官的品级,而且在地方设立了两个行御史台,派遣,权势很大。
23、蒙古族穆斯林,主要居住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北部的罕乌拉、巴彦浩特等苏木和镇,人口有两千多人。
24、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消防大队在加强建设的同时,积极培养军地两用人才。
25、各国青少年共同跳起蒙古族安代舞。
26、八月,二军在白、狼山相持。
27、按照自治区、兴安盟两级工作部署和安排,乌兰浩特市举办十二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暨蒙古族服装服饰大赛。
28、在蒙语里“霍日嘿”再平凡不过了,它是蒙古族女人的一句感叹词,就是这样一句平凡的词,常常能把我的眼泪惹出来。
29、蒙古族弓弦乐器“潮尔”的特殊性问题,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30、人们在小尾羊酒店品尝来自大草原的美味的同时,也能强烈地感受到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浓厚气息。
31、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再次把的中国统一起来,并建立了比前代更为发达和完善的交通和通讯系统。
32、这里的人文环境复杂,交错,但蒙古族文化略占优势。
33、青海藏族、蒙古族、土族的祝赞词在其口传文学中独具特色。
34、好汉歌中蕴含了蒙古族群众的情感和一种英勇、不屈、反抗的精神。
35、陕等省区,是集歌舞、曲艺、戏曲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它的表演形式既有汉族的民歌、曲艺、舞蹈、丝竹乐、戏曲成分,又有蒙古族的长调、好来宝等音乐元素。
36、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
37、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境内的青海碱业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将于年内投产,柴达木盆地有望成为我国最大的碱业生产基地。
38、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何尔克孜族的《玛纳斯》。
39、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苏木蒙古族牧民朝鲁说,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破坏了党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4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的人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
41、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行政委员会。
42、然而,与其他的少数民族诗人、乃至许多蒙古族诗人不同的是,舒洁的家族谱系和血脉,源自遥远的蒙古黄金家族。
43、响沙湾旅游区地处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境内,以沙漠景观和响沙奇观为主要特色,此外,还有沙湖、沙地绿洲、蒙古族风情等景观。
44、阿斯尔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曲总称,是蒙古族一个古老乐种。
45、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野马山北麓和马宗山一带,分布着大量的古代民族的岩刻遗址。
46、第二章,阐释了杜尔伯特蒙古族“那达慕”的形成与发展,叙述了“那达慕”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状。
47、其他规划的特色还包括:蒙古族艺术厅和草原特色的酒店,以弘扬沙漠和草原文化。
48、科尔沁萨满神歌是科尔沁蒙古族萨满结合歌舞形式,在萨满教祭礼仪式中,对神灵唱诵的具有固定程式的原始活态传统诗歌。
49、我叫谭业君,是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达里巴乡四家子村农民,我最大的乐趣就是记流水账。
50、草原美景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悠扬的马头琴声,喷香的奶茶,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骏马在奔驰,牧民在歌唱,那草原上的小花牛羊骏马牧人,构成了一幅极美的图画。
51、蒙古族的舞蹈特色独具,音乐不只是长调、马头琴曲,还有一大批能唤起人们草原情怀的优秀歌曲,以及腾格尔、斯琴格日乐、吉祥三宝、凤凰传奇等著名歌手。
52、扎鲁特旗是蒙古族的曲艺之乡,以曲艺大师琶杰和毛依罕为代表,这里辈出乌力格尔好来宝著名艺人,这里的乌力格尔和好来宝艺术自成流派。
53、在初步分析库伦旗沙地种子植物区系的基础上,调查研究了该地区蒙古族民间植物命名和传统利用野生植物的知识和经验。
54、蒙古族的家产继承习惯,从成吉思汗传位给幼子托雷开始,就是传给“老疙瘩”的,所以蒙古人又把香火称为“敖特根嘎勒”老儿子的香火。
55、又由于秧歌可即兴参演,所以又出现了戴“缨子帽”的丑角,这一蒙古族的服饰,在昌黎地秧歌的表演艺术中一直保留至今。
56、在回顾总结中外建筑使用穹庐建筑元素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了在草原旅游度假村设计中,使用蒙古族建筑元素的探索。
57、瑞应寺,蒙古族人称“葛根苏木”,俗称佛喇嘛寺,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
58、学校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系统,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营造开放、自由、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促进蒙古族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59、为了真实地反映出塞外风光和蒙古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摄制组决定去内蒙拍摄外景。
60、“你看我这牛犊子怪不?”昨日,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五家子镇大五家子村村民康志全家里,记者看到了这头怪牛。
61、蒙古族在认识和利用葱属野生植物方面积累了丰富传统知识和经验。
62、另外还有东北少数民族民居微缩景观展示,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大兴安岭鄂伦春族曾居住的“撮罗子”、赫哲族的“仓舍”、蒙古族游牧帐房、朝鲜族茅草屋等。
63、阿·敖德斯尔自幼便受到草原蒙古族民间文学的熏陶,神话、传说、英雄史诗、歌谣、好来宝等草原民间文学形式和民间艺人的演唱,给了他丰富的营养。
、年生,蒙古族,祖籍内蒙古土默特左旗。
65、笔者从新的视角,即少数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出发,从蒙古族饰物的这个侧面入手,来看蒙藏之间的文化交流。
66、演出融合了众多蒙古族独有的民族元素,从长调、呼麦、马头琴、好来宝、赞词到盅碗舞、筷子舞、安代舞,独特的风情感染了台下的观众。
67、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曾在中原地区汉族之中推行这种婚俗。
68、盟旗制度是清朝统治者主要在蒙古族中实行的组织制度。到时,盟旗制度得以保留。
69、蒙古族妇女优良的历史传统主要表现为:自强自立,追求平等,敬老爱幼。
70、杀一盘蒙古棋,喝一杯亲自酿造的马奶酒,感受蒙古族人的智慧与热情。
71、新中国成立后,蒙古族野葬形式消失,完全改用土葬和火葬,其丧葬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自己家族的习惯。
72、奶茶掺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饮料。
73、蒙古族进入阶级社会后,受到宗法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收继婚、抢婚制、世代婚、等级婚、入赘婚、买卖婚、抱斧婚等名目繁多的宗法性婚姻形态。
74、影响蒙古族大学生的蒙汉文化认同的因素当中,性别因素,年龄因素和生长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
75、她一看就是位典型的俄蒙混血儿,蓝眼睛,白皮肤,蒙古族的大脸庞。
76、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交界。
77、罟罟冠作为蒙古族典型的服饰品,在我国服装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
78、通过杜尔伯特蒙古族“那达慕”历史与现状的对比,说明了置身于农耕文化和城镇文化之中的“那达慕”的发展和变化。
79、本文介绍了山东鄄城蒙古族的丧葬礼仪习俗。
80、黑龙江以汉族为主,其他的少数民族有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达哈尔族、鲜卑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和俄罗斯族。
81、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土地出租中永佃权是普遍存在的,出租土地者主要是蒙古族。
82、但是,从砖茶传入蒙古地区,并逐渐在人们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始,砖茶便起而压倒群雄,迅速得宠于蒙古族牧民,夺取了代货币的资格。
83、这些民族中有些是历史上的不同族群的人通婚而形成;有些则是原住民,如蒙古族;还有些是远道迁徙而来,如锡伯族和达斡尔族。
84、经过反复论证,该剧对有着“蒙古族第一舞”之称的安代舞的艺术内涵进行了深刻的挖掘与发展。
85、姜戎坚持"狼就是蒙古族图腾"曾亲赴蒙古国考察。
86、本篇论文以科尔沁蒙古族四胡的传承状况为研究对象,以对科尔沁地区各个旗县四胡的生存状况个案的实地考察为基础。
87、朝廷将统辖内蒙古、青海佛教事务的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迁住五台山镇海寺,以鼓励蒙古族佛教徒朝拜五台山的办法来融洽民族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88、是苗族人,白岩松是蒙古族。
、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宁城县和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还包括河北省承德市的部分地区。
90、曾为舞蹈演员的她,在调入总装备部电视艺术中心后,师承蒙古族著名歌唱家乌日娜,她的演唱天赋得以开掘。
91、马头琴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蒙古族弓弦乐器,早在十三世纪初就在蒙古民族中广泛流传。
92、近日,朝阳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卧虎沟乡九神庙村农民刘吉海在自家窗台下捕到一条双头小花蛇。
93、本文对蒙古族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藏传佛教因果报应说作了对比,分析和揭示了佛教道德思想在蒙古人中传播的过程及产生的深远影响。
94、资料显示,蒙古族人民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传统的蒙古族舞蹈有“安代舞”、“盅碗舞”、“筷子舞”、“牛斗虎舞”、“摔跤舞”等。
95、铁木真杀死札木合之后,统一了蒙古部落,一些其他民族的部落也被裹挟成了名义上的蒙古族。
96、小站上有二个蒙古族姑娘,惊讶地看着国际列车隆隆进站,她们头戴羊皮帽,脚穿牛皮护膝的毡鞋,身上裹着黄色的毛皮马甲,在月台灯光下,十分醒目。
97、蒙古族入主中原,一方面必然使两种文化互相冲突,另一方面也必然使之互相影响,在某些方面最后甚至互相融合。
98、每年七八月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99、萨满教是蒙古族最早信奉的原始宗教,起源甚早,在母系制度的社会里已经非常发达与成熟。
100、壁画内容则有妇人启门、家居生活、孝行图等,人物服饰体现了鲜明的蒙古族特征。
101、很快,这首歌因为歌词俏皮幽默和旋律动听被广为流传,一度在手机彩铃榜和点歌榜中名列前茅,甚至被蒙古族歌手斯琴格日乐翻唱。
102、宗加、巴隆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的两个相毗邻的蒙古族聚居乡,但在亲属名称上有很大的差异。
103、自窝阔台及其长子之后,蒙古族皇帝都是拖雷的子孙,所以其地位极为显赫。
104、歌词和旋律的详细记载,提供了与蒙古族宗教音乐、民间音乐相互比较的可能性。
105、但赛尚阿虽出自蒙古族,可到了他这一代,早已经没有骑马打仗的本事了。
106、而司徒乔那时正走在从南疆回迪化的路上,路过焉耆,有人告诉他这里的深山里有蒙古族游牧区,有不少可画的题材。
107、德德玛,蒙古族著名女中音歌唱家。
108、乌审旗位于鄂尔多斯草原的核心区,保存了典型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其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09、白银蒙古族乡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所辖民族乡。
110、蒙古族家具多采用厚漆重彩,麻灰打底,纹饰可分为叙事图案、抽象图纹和具象图案三类,每种纹饰又分为十几种,形象地反映了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
111、我们爱戴的蒙古族人民,他们生活的地方,是一个柔美而又舒适的环境下,那就是翠色欲流的草原。
112、其与和声学以及蒙古族民间多声部音乐的持续音技法有区别。
113、这套酒器是位蒙古族朋友送我的。
114、在刚刚闭幕的第九届草原文化节上,源自蒙古族“第一舞”——安代舞的歌舞剧《安代魂》一亮相就赢得了满堂彩。
115、那达慕大会开幕式上的蒙古族安代舞表演。
116、蒙古族的敖包祭祀仪式源远流长,从氏族社会延传至今。学术界关于敖包的起源众说纷纭。
117、在铁木真的领导下,蒙古族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中国北方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118、安代舞是蒙古族传统舞蹈形式,经过时代的演变,现今的安代舞的动作与体育项目动作相近,对强身健体,愉悦心情有积极作用。
119、他被誉为蒙古族艺术舞蹈的奠基人。
120、而传统上格尔木并非主体人口为回族的城市,位于蒙古族地区。
121、沿途很多农家乐,或者蒙古族的手抓肉、奶酪、奶豆腐、炖羊肉、火锅、熏肉、烤饼、油炸饼,俄罗斯族的面包、饼干、奶制品等等。
122、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镇大柴旦镇居民张浩祥说。
123、主要有维吾尔族喜爱的凤尾式、百灵鸟式、黄鹂式、喜鹊式,哈萨克族喜爱的红嘴山鸦式、汉族喜爱的龙泉剑式、蒙古族喜爱的兽角式等。
124、除蒙古族使用外,罟罟冠还是许多其他民族已婚妇女的冠饰。
125、特别是蒙古族萨吾尔登及托布秀尔琴、尉犁罗布淖尔狮子舞、库尔勒赛乃姆、焉耆“花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开幕式上精彩亮相,博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126、作为外交官,又是蒙古族人,我是个天生的游牧者,似乎一生都在不断地履新和离别之间徘徊。
127、蒙古族传统萨满教认为万物有灵,崇信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且极富魔法变化观念。
128、本文是从蒙古四胡的发展历史及其演变过程,对蒙古族传统乐器之一胡兀日,在艺术表现力方面的各个角度进行阐述。
129、奶皮子和奶豆腐是蒙古族地区的两种传统乳制品,研究了奶皮子和奶豆腐的加工工艺,并分析其营养成分。
130、另外还有东北少数民族民居微缩景观展示,展示大兴安岭鄂伦春族曾居住的“撮罗子”、赫哲族的“仓舍”、蒙古族游牧帐房、朝鲜族茅草屋、满族建筑。
131、从此,这种饱含着祝福、吉祥、追求美好生活的舞蹈取名为安代舞,成为蒙古族的第一舞,库伦旗也成为安代舞的发源地。
132、蒙古族民歌“变凡”音乐现象中隐藏着一种精确的规定性和严密的数理逻辑,并在蒙古民歌中发展到相当规范的程度。
133、奶皮子和奶豆腐是蒙古族的两种传统特色乳制品。
134、通过考查阿尔泰语系部分民族的民歌可知,在其民间音乐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与蒙古族长调牧歌相似的歌词内容和旋律形态。
135、第三章,分析了奈曼旗蒙古族人名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136、可是这时候蒙古还只是北方额尔古纳河沿岸的几个不起眼的游牧部落而已,这时候很少有人知道蒙古族更很少有人知道蒙古马。
137、蒙古族喜欢喝热茶,早上,他们一边喝茶,一边吃炒米,将剩余的茶放在微火上暖着,以便随时取饮。
138、察哈尔蒙古族妇女在妇女会的带领下,冒着生命危险,上前线慰问战士,为照料伤员,组织担架队救护或运送伤员,传递情报等,各项工作都地完成。
139、蒙古族农牧民跳起具有民族特色的安代舞。
140、万树园内不施土木,而按蒙古族的风俗设蒙古包数座。
141、乐曲旋律悠扬,节奏鲜明,动感强烈,生动地表现了蒙古族人民载歌载舞喜庆佳节的欢乐场面。
142、“梦回毡包”擀毡技艺展示重拾蒙古族传统技艺。
143、清代伊克昭盟的人口数字,尤其是蒙古族的人口数字一直比较模糊。
144、土著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和赫哲族,其他少数民族还有朝鲜族、回族、柯尔克孜族等。
145、本文通过对社会民俗与生态环境变迁中的额勒苏台嘎查察哈尔蒙古人的研究,力图反映镶黄旗与其他生态地域的蒙古族牧民在社会变迁中的生存状态。
146、山西城市汉族女性与乌孜别克族、鄂温克族、蒙古族、因纽特人最为接近,与壮族、仡佬族体型距离最远。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