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达的繁体是:纏達。
缠达的拼音是:chán dá。注音是:ㄔㄢˊㄉㄚˊ。结构是:缠(左右结构)达(半包围结构)。
缠达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缠达详细内容】
宋代民间说唱艺术的一种曲调。一说是一种歌舞相兼的艺术形式。
二、网络解释
缠达北宋时期说唱艺术之一种。与“缠令”同为“唱赚”的早期形式。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唱赚在京师日,有缠令、缠达。有引子、尾声为缠令。引子后只以两腔互迎,循环间用者为缠达。”缠令、缠达皆无作品留传,只有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有“醉落魄缠令”、“香风合缠令”等文字。
三、综合释义
宋代民间说唱艺术的一种曲调。一说是一种歌舞相兼的艺术形式。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宋之乐曲》:“其歌舞相兼者则谓之传踏,亦谓之转踏,亦谓之缠达。”参见“缠令”。缠达[chándá]宋代唱赚曲中曲调的配制法。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唱赚在京师日,有缠令、缠达:有引子、尾声为『缠令』;引子后只以两腔互迎,循环间用者,为『缠达』。」也称为「缠踏」。
四、辞典修订版
宋代唱赚曲中曲调的配制法。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唱赚在京师日,有缠令、缠达:有引子、尾声为『缠令』;引子后只以两腔互迎,循环间用者,为『缠达』。」也称为「缠踏」。
五、关于缠达的词语
六、关于缠达的造句
1、其曲体结构与宋代的缠达和元曲的结构也有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