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的简体是: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的拼音是:sān gāng wǔ cháng。注音是:ㄙㄢㄍㄤㄨˇㄔㄤˊ。词性是:成语。
三纲五常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三纲五常详细内容】
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泛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伦理道德标准。
二、引证解释
⒈泛指我国封建社会所提倡的主要道德规范。参见“三纲”、“五常”。引《论语·为政》“周因於夏礼”何晏集解引汉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明朱有燉《香囊怨》第四折:“你每这院里人,只知道迎新送旧,留人接客,是你每衣饭,那三纲五常的大道理,如何得知?”梁斌《播火记》三八:“三纲五常是维系社会的传统观念;仁、义、礼、智、信是人生哲学的根本。”
三、综合释义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先生九经皆通,无书不读,岂不晓~之理?◎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
四、出处
《论语·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五、关于三纲五常的近义词
六、关于三纲五常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