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和的网络解释是:唱和(动)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大多按照原韵)。
唱和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唱和详细内容】
(动)一人做了诗词,别人相应以诗词作答(大多按照原韵):彼此~|月下~。
二、辞典修订版
唱歌时,互相应和。《荀子.乐论》:「唱和有应,善恶相象。」《资治通监.卷二七二.后唐纪一.庄宗同光元年》:「陪侍游宴,与宫女杂坐,或为艳歌相唱和,或谈嘲谑浪。」以诗词互相酬答。唐.张籍〈哭元九少府〉诗:「闲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今遇知音,不敢爱丑,当与郎君赏鉴文墨,唱和词章。」互相呼应、配合。《后汉书.卷一零.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纪》:「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皆大不道。」《新唐书.卷一七四.李宗闵传》:「而宗闵中助多,先得进,即引僧孺同秉政,相唱和,去异己者。」
三、其他解释
1.先发声者为倡,后应声者为和。《诗经·郑风·蘀兮序》:「君弱臣强,不倡而和也。」笺:「不倡而和,君臣各失其礼,不相倡和。」;《礼记·乐记》:「唱和清浊,迭相为经。」疏:「初有奸声,正声感人是倡也,后有逆气顺气是和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君倡而臣和。」;《后汉书·阎皇后纪》:「探刺禁省,史为倡和。」
四、其他释义
1.歌唱时此唱彼和。语出《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陆德明释文:'本又作'唱'。'2.指音律相合。3.互相呼应﹑配合。多含贬义。4.以诗词相酬答。5.比喻彼此和谐融洽,多指夫妇关系。
五、关于唱和的成语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此唱彼和 更唱叠和 更唱迭和 和而不唱 狐唱枭和
六、关于唱和的诗词
<<《和欧阳永叔少师会老唱和诗三首·和南都赵少》>> <<《和欧阳永叔少师会老唱和诗三首·和汝阴侍读》>> <<《和题成都诸公唱和集》>> <<《上竺知客肇师示苏仲豫参寥唱和韫秀堂二绝句求和因追次其韵》>> <<《龚漕见示游山唱和诗卷用其首章和二篇》>> <<《和郑相演杨尚书蜀中唱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