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知识百科 - 正文

多事之秋什么意思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采 时间:2020-11-19 03:13:48
文档

多事之秋什么意思

多事之秋指的是事故或者事变多的时期,常常用于形容不安且动荡的政局,此词源于崔致远前宣州当涂县令王翱摄杨子县令所说的况逢多事之秋,而乃有令患风。
推荐度:
导读多事之秋指的是事故或者事变多的时期,常常用于形容不安且动荡的政局,此词源于崔致远前宣州当涂县令王翱摄杨子县令所说的况逢多事之秋,而乃有令患风。

多事之秋是什么意思?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类影视剧和书籍中看到这个成语,有些人不知道它的具体意思和用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多事之秋的意思

多事之秋指事故或事变多的时期,多用来形容动荡不安的政局。出自唐·崔致远《前宣州当涂县令王翱摄杨子县令》:“况逢多事之秋;而乃有令患风。”

扩展资料:多事之秋的典故

“多事之秋”一词大概源于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原话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在这句话中,明显是用秋季形容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必须谨慎行事,否则一步走错,步步错。

“多事之秋”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悲秋的文人心理有关,秋天常常是引起人们忧愁的季节,“愁”字就是人们“心”上的“秋”嘛!有人这样解释,秋天草木凋零,生机勃勃的世界即将进入死寂一般的冬眠状态,与一个人年老体弱、风烛残年相似,触景生情,人们因而伤感。唐朝诗人刘禹锡写道“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宋朝诗人辛弃疾有诗“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清末民族女英雄秋瑾的绝命诗也写道“秋风秋雨愁煞人”,说的都是这种现象。现代医学证明,在人的大脑中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分泌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物质,这种物质诱导人们入眠,还使人消沉抑郁。褪黑激素会抑制人体中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作用,使后者的生理浓度相对降低。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等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它们相对减少后,人们就会情绪低落,多愁善感。松果腺体分泌褪黑激素的生理过程受阳光调节,阳光照射可减少松果腺体的褪黑激素分泌量。秋凉之后,常常天气阴沉,阳光少而且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对增多,人们因而产生伤感情绪。

“多事之秋”来源于我国民间对秋天的感受和认识。我国是农耕民族,衣食住行,几乎都来自气候的恩赐。庄稼无水不收,但秋天农作物渐渐成熟,已不再需要太多的雨水,阴雨频繁反而影响作物成熟,造成籽粒空瘪,品质下降。到收割的时候,更是需要晴朗天气,以便于凉晒打场,此时秋雨连绵则严重妨碍人们收获,甚至毁掉丰收在望的庄稼,导致籽粒发芽或霉烂变质。不幸的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好属于秋雨型气候,特别是中原一带,秋天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入侵,与逐渐退缩的暖湿气流交汇于此而形成降雨天气,因而秋季降雨常占全年降雨总量的六成以上。唐朝诗人李贺的名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说的就是这种气候特点。这种多事的秋天无疑是人们最担心的事情,因为秋天的收获是一家人全年的口粮所在。对于春夏季节的灾害,人们至少还可以通过补种一些生长期短的小秋作物挽回部分损失,而秋天的灾害则再无机会补救,一旦遭遇,全家人就只好准备背井离乡逃难了。由此看来,“多事之秋”的确是“危急存亡之秋”。

以上便是关于多事之秋的介绍了,现在你知道怎么使用这个成语了吗?

文档

多事之秋什么意思

多事之秋指的是事故或者事变多的时期,常常用于形容不安且动荡的政局,此词源于崔致远前宣州当涂县令王翱摄杨子县令所说的况逢多事之秋,而乃有令患风。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山河已秋是什么意思专题秋毫无犯的意思专题锦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专题袖里乾坤是什么意思专题续火是什么意思专题雪梅的意思专题多事之秋的秋是什么意思专题带环是什么意思专题都的意思专题多事之秋是什么意思专题天凉好个秋啥意思专题天凉好个秋是什么意思专题天凉好个秋的意思专题sv是什么意思专题究竟的意思专题秋的意思是什么专题postwar是什么意思专题秋怕雷是什么意思专题呵呵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意思专题多事之秋需淡定下一句是什么意思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