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兵必胜的注音是:ㄞㄅ一ㄥㄅ一ˋㄕㄥˋ。
哀兵必胜的拼音是:āi bīng bì shèng。词性是:成语。基础解释是:指悲愤满腔的勇于抗敌,一定能打胜仗。引证解释是:⒈后遂谓因受压而悲愤的一方,定能克敌制胜。引《老子》:“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任继愈注:“哀,沉痛,悲愤。”《日报》1946.11.3:“正由于哀兵必胜,骄兵必败,涟水城郊就成为蒋军的坟墓。”。综合释义是: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必定能取胜。不,~!不要乐,要哀,何小姐能弹《易水吟》的谱子吗?◎张恨水《啼笑因缘续集》第十回。7、网友释义是:哀兵:指正义的一方。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必定能取胜。8、汉语大词典是:《老子》:“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任继愈注:“哀,沉痛,悲愤。”后遂谓因受压而悲愤的一方,定能克敌制胜。《日报》1946.11.3:“正由于哀兵必胜,骄兵必败,涟水城郊就成为蒋军的坟墓。”。9、国语辞典是:语本《老子.第六九章》:「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指受压迫的一方,因怀有悲愤的情绪,必能克敌制胜,如:「中国在对日抗战中取得胜利,再一次证明了哀兵必胜的道理。」哀兵必胜[āibīngbìshèng]⒈语本指受压迫的一方,因怀有悲愤的情绪,必能克敌制胜。引《老子·第六九章》:「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例如:「中国在对日抗战中取得胜利,再一次证明了哀兵必胜的道理。」反骄兵必败成语解释哀兵必胜。10、成语词典版是: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老子˙第六十九章: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指受压迫的一方,因怀有悲愤的情绪,必能克敌制胜,如:中国在对日抗战中取得胜利,再一次证明了哀兵必胜的道理。1出处是:《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1其他释义是: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必定能取胜。
哀兵必胜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哀兵必胜详细内容】
哀兵必胜āibīng-bìshèng。(1)两军对垒,受压迫、处境绝望而悲愤反抗的一方必能获胜。哀兵必胜[āibīngbìshèng]⒈两军对垒,受压迫、处境绝望而悲愤反抗的一方必能获胜。英anarmyburningwithrighteousindignationisboundtowin;
二、综合释义
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必定能取胜。不,~!不要乐,要哀,何小姐能弹《易水吟》的谱子吗?◎张恨水《啼笑因缘续集》第十回
三、汉语大词典
《老子》:“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任继愈注:“哀,沉痛,悲愤。”后遂谓因受压而悲愤的一方,定能克敌制胜。《日报》1946.11.3:“正由于哀兵必胜,骄兵必败,涟水城郊就成为蒋军的坟墓。”
四、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老子˙第六十九章: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指受压迫的一方,因怀有悲愤的情绪,必能克敌制胜,如:中国在对日抗战中取得胜利,再一次证明了哀兵必胜的道理。
五、关于哀兵必胜的反义词
六、关于哀兵必胜的造句
1、看着满城的残阳,老人感叹道:这真是多难兴邦,哀兵必胜啊!
2、所有人举起手,面带悲戚,俗话说哀兵必胜,这一个,整个临光部的精气神达到了一致,惊天动地的气势如同一根巨杖,敲击大地,发出“当”。
3、易扬冷眼怒视幻影无敌,本想直接剿灭,不给他们挣扎的机会,但哀兵必胜这个到底还是懂的,逼急了这些人还真的会给百战的新兵们带来重大的伤亡。
4、哀兵必胜,侵略者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
5、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是哀兵必胜的一个典型例证。
6、哀兵必胜!苏联红军终于赶走法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