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的其他释义是:彝、白、傈僳、纳西、拉祜等族的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届时人们举行斗牛、赛马、摔跤等各种娱乐活动,夜里燃点火把,奔驰田间,驱除虫害,并饮酒歌舞。
火把节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火把节详细内容】
我国西南地区彝、白、栗僳、拉祜、纳西、普米等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夏历六月二十四前后。人们盛装庆贺,举行各种游乐活动,入夜燃点火把,奔驰田间,驱除虫害,并饮酒歌舞。火把节[huǒbǎjié]⒈我国西南地区彝、白、栗僳、拉祜、纳西、普米等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夏历六月二十四前后。人们盛装庆贺,举行各种游乐活动,入夜燃点火把,奔驰田间,驱除虫害,并饮酒歌舞。
二、网络解释
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三、综合释义
一般在夏历六月二十四前后。人们盛装庆贺,举行各种游乐活动,入夜燃点火把,奔驰田间,驱除虫害,并饮酒歌舞。明沉德符《野获编·风俗·火把节》:“今滇中以六月念八日为火把节。是日,人家缚茭芦高七八尺,置门外爇之,至夜火光烛天。又用牲肉细缕如膾,和以盐醯生食之。”彝族民间叙事诗《阿诗玛》十三“不论是六月二十四,还是三月初三”原注:“六月二十四是火把节,是撒尼人最大的节日。到节日的前后三天,在山野举行盛大的斗牛及抬跤(即摔跤)大会。会后,青年男女即在山野中尽情欢乐,谈情说爱,一直到深夜。”
四、汉语大词典
我国西南地区彝、白、傈僳、拉祜、纳西、普米等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夏历六月二十四前后。人们盛装庆贺,举行各种游乐活动,入夜燃点火把,奔驰田间,驱除虫害,并饮酒歌舞。明沈德符《野获编·风俗·火把节》:“今滇中以六月念八日为火把节。是日,人家缚茭芦高七八尺,置门外爇之,至夜火光烛天。又用牲肉细缕如脍,和以盐醯生食之。”彝族民间叙事诗《阿诗玛》十三“不论是六月二十四,还是三月初三”原注:“六月二十四是火把节,是撒尼人最大的节日。到节日的前后三天,在山野举行盛大的斗牛及抬跤(即摔跤)大会。会后,青年男女即在山野中尽情欢乐,谈情说爱,一直到深夜。”
五、关于火把节的成语
杖节把钺 把薪助火 新官上任三把火 枝枝节节 节中长节 节节败退
六、关于火把节的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