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騌相关的词语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5 08:11:19
马騌相关的词语
1、马騌的相关词语是:风马牛、马前卒、下马威。2、拼音是:mǎ zōng。3、结构是:马(独体结构)騌(左右结构)。4、词语解释是:又名马騌尾,指马颈上的长毛。5、综合释义是:见“马鬃”。马颈上的长毛。唐李洞《赠永崇李将军充襄阳制置使》诗:“行处近天龙尾滑,猎时陪帝马鬃香。”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忽以身离鞍,屈右脚掛马騌,左脚在鐙,左手把騌,谓之献鞍。”明袁宏道《德州舟中清明》诗:“麦苗鬖马騣,高低迭青翠。”管桦《将军渡》诗:“暴风吹得刀呜呜响,吹得马鬃飞扬。”。
导读1、马騌的相关词语是:风马牛、马前卒、下马威。2、拼音是:mǎ zōng。3、结构是:马(独体结构)騌(左右结构)。4、词语解释是:又名马騌尾,指马颈上的长毛。5、综合释义是:见“马鬃”。马颈上的长毛。唐李洞《赠永崇李将军充襄阳制置使》诗:“行处近天龙尾滑,猎时陪帝马鬃香。”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忽以身离鞍,屈右脚掛马騌,左脚在鐙,左手把騌,谓之献鞍。”明袁宏道《德州舟中清明》诗:“麦苗鬖马騣,高低迭青翠。”管桦《将军渡》诗:“暴风吹得刀呜呜响,吹得马鬃飞扬。”。
马騌的相关词语是:风马牛、马前卒、下马威。
马騌的拼音是:mǎ zōng。结构是:马(独体结构)騌(左右结构)。词语解释是:又名马騌尾,指马颈上的长毛。综合释义是:见“马鬃”。马颈上的长毛。唐李洞《赠永崇李将军充襄阳制置使》诗:“行处近天龙尾滑,猎时陪帝马鬃香。”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忽以身离鞍,屈右脚掛马騌,左脚在鐙,左手把騌,谓之献鞍。”明袁宏道《德州舟中清明》诗:“麦苗鬖马騣,高低迭青翠。”管桦《将军渡》诗:“暴风吹得刀呜呜响,吹得马鬃飞扬。”。
马騌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马騌详细内容】
又名马騌尾,指马颈上的长毛。
二、基础解释
见“马鬃”。马颈上的长毛。
三、综合释义
见“马鬃”。马颈上的长毛。唐李洞《赠永崇李将军充襄阳制置使》诗:“行处近天龙尾滑,猎时陪帝马鬃香。”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忽以身离鞍,屈右脚掛马騌,左脚在鐙,左手把騌,谓之献鞍。”明袁宏道《德州舟中清明》诗:“麦苗鬖马騣,高低迭青翠。”管桦《将军渡》诗:“暴风吹得刀呜呜响,吹得马鬃飞扬。”
四、关于马騌的成语
得马失马 马去马归 骑马找马 马马虎虎 死马当活马医 风马牛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马騌的详细信息
马騌相关的词语
1、马騌的相关词语是:风马牛、马前卒、下马威。2、拼音是:mǎ zōng。3、结构是:马(独体结构)騌(左右结构)。4、词语解释是:又名马騌尾,指马颈上的长毛。5、综合释义是:见“马鬃”。马颈上的长毛。唐李洞《赠永崇李将军充襄阳制置使》诗:“行处近天龙尾滑,猎时陪帝马鬃香。”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忽以身离鞍,屈右脚掛马騌,左脚在鐙,左手把騌,谓之献鞍。”明袁宏道《德州舟中清明》诗:“麦苗鬖马騣,高低迭青翠。”管桦《将军渡》诗:“暴风吹得刀呜呜响,吹得马鬃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