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隔物灸的正确方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5 09:01:17
文档

隔物灸的正确方法

艾炷不直接放在皮肤上,而在中间垫上药物,称为隔物灸。根据衬隔药物的不同,又分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等。这种灸法火力温和,具有艾灸和垫隔药物的双重作用,经常被用于一些慢性疾病的调理与治疗。A.隔姜灸;将新鲜生姜切成约0.3厘米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上面放艾炷,放在穴位上燃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略微上提,然后放下,再做灸治,反复灸至皮肤出现潮红即可。B.隔蒜灸;将大蒜切成约0.5厘米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放在穴位或肿块上(如未溃破化脓的脓头处)用艾炷灸之,每穴1次可灸5~7壮。因大蒜分泌物容易刺激皮肤,造成灸后起疱,所以要注意皮肤的防护。C.隔盐灸;
推荐度:
导读艾炷不直接放在皮肤上,而在中间垫上药物,称为隔物灸。根据衬隔药物的不同,又分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等。这种灸法火力温和,具有艾灸和垫隔药物的双重作用,经常被用于一些慢性疾病的调理与治疗。A.隔姜灸;将新鲜生姜切成约0.3厘米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上面放艾炷,放在穴位上燃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略微上提,然后放下,再做灸治,反复灸至皮肤出现潮红即可。B.隔蒜灸;将大蒜切成约0.5厘米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放在穴位或肿块上(如未溃破化脓的脓头处)用艾炷灸之,每穴1次可灸5~7壮。因大蒜分泌物容易刺激皮肤,造成灸后起疱,所以要注意皮肤的防护。C.隔盐灸;


艾炷不直接放在皮肤上,而在中间垫上药物,称为隔物灸。根据衬隔药物的不同,又分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等。这种灸法火力温和,具有艾灸和垫隔药物的双重作用,经常被用于一些慢性疾病的调理与治疗。

A.隔姜灸

将新鲜生姜切成约0.3厘米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上面放艾炷,放在穴位上燃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略微上提,然后放下,再做灸治,反复灸至皮肤出现潮红即可。

B.隔蒜灸

将大蒜切成约0.5厘米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放在穴位或肿块上(如未溃破化脓的脓头处)用艾炷灸之,每穴1次可灸5~7壮。因大蒜分泌物容易刺激皮肤,造成灸后起疱,所以要注意皮肤的防护。

C.隔盐灸

隔盐灸又称神阙灸,本法只适用于脐部。使用时让患者仰卧屈膝,用干燥的食盐填平肚脐,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如果患者脐部凸出,可用湿面条将脐穴围成“井口”,将盐填在中间然后施灸。

文档

隔物灸的正确方法

艾炷不直接放在皮肤上,而在中间垫上药物,称为隔物灸。根据衬隔药物的不同,又分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等。这种灸法火力温和,具有艾灸和垫隔药物的双重作用,经常被用于一些慢性疾病的调理与治疗。A.隔姜灸;将新鲜生姜切成约0.3厘米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上面放艾炷,放在穴位上燃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略微上提,然后放下,再做灸治,反复灸至皮肤出现潮红即可。B.隔蒜灸;将大蒜切成约0.5厘米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放在穴位或肿块上(如未溃破化脓的脓头处)用艾炷灸之,每穴1次可灸5~7壮。因大蒜分泌物容易刺激皮肤,造成灸后起疱,所以要注意皮肤的防护。C.隔盐灸;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