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知识百科 - 正文

在Django框架中编写Context处理器的方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采 时间:2020-11-27 14:34:34
文档

在Django框架中编写Context处理器的方法

在Django框架中编写Context处理器的方法:写Context处理器的一些建议 编写处理器的一些建议: 使每个context处理器完成尽可能小的功能。 使用多个处理器是很容易的,所以你可以根据逻辑块来分解功能以便将来复用。 要注意 TEMPLATE_CONTEXT_PROCESSORS 里的context processor
推荐度:
导读在Django框架中编写Context处理器的方法:写Context处理器的一些建议 编写处理器的一些建议: 使每个context处理器完成尽可能小的功能。 使用多个处理器是很容易的,所以你可以根据逻辑块来分解功能以便将来复用。 要注意 TEMPLATE_CONTEXT_PROCESSORS 里的context processor


写Context处理器的一些建议

编写处理器的一些建议:

使每个context处理器完成尽可能小的功能。 使用多个处理器是很容易的,所以你可以根据逻辑块来分解功能以便将来复用。

要注意 TEMPLATE_CONTEXT_PROCESSORS 里的context processor 将会在基于这个settings.py的每个 模板中有效,所以变量的命名不要和模板的变量冲突。 变量名是大小写敏感的,所以processor的变量全用大写是个不错的主意。

不论它们存放在哪个物理路径下,只要在你的Python搜索路径中,你就可以在 TEMPLATE_CONTEXT_PROCESSORS 设置里指向它们。 建议你把它们放在应用或者工程目录下名为 context_processors.py 的文件里。

html自动转意

从模板生成html的时候,总是有一个风险——变量包了含会影响结果html的字符。 例如,考虑这个模板片段:

Hello, {{ name }}.

一开始,这看起来是显示用户名的一个无害的途径,但是考虑如果用户输入如下的名字将会发生什么:

用这个用户名,模板将被渲染成:

Hello, 

这意味着浏览器将弹出JavaScript警告框!

类似的,如果用户名包含小于符号,就像这样:

用户名

那样的话模板结果被翻译成这样:

Hello, username

页面的剩余部分变成了粗体!

显然,用户提交的数据不应该被盲目信任,直接插入到你的页面中。因为一个潜在的恶意的用户能够利用这类漏洞做坏事。 这类漏洞称为被跨域脚本 (XSS) 攻击。 关于安全的更多内容,请看20章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你有两个选择:

一是你可以确保每一个不被信任的变量都被escape过滤器处理一遍,把潜在有害的html字符转换为无害的。 这是最初几年Django的默认方案,但是这样做的问题是它把责任推给你(开发者、模版作者)自己,来确保把所有东西转意。 很容易就忘记转意数据。

二是,你可以利用Django的自动html转意。 这一章的剩余部分描述自动转意是如何工作的。

在django里默认情况下,每一个模板自动转意每一个变量标签的输出。 尤其是这五个字符。

  • `` ``
  • System Message: WARNING/2 (, line 491); backlink
  • Inline literal start-string without end-string.
  • > 被转换为>
  • '(单引号)被转换为'
  • "(双引号)被转换为"
  • & is converted to &
  • 另外,我强调一下这个行为默认是开启的。 如果你正在使用django的模板系统,那么你是被保护的。
    如何关闭它

    如果你不想数据被自动转意,在每一站点级别、每一模板级别或者每一变量级别你都有几种方法来关闭它。

    为什么要关闭它? 因为有时候模板变量包含了一些原始html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想它们的内容被转意。 例如,你可能在数据库里存储了一段被信任的html代码,并且你想直接把它嵌入到你的模板里。 或者,你可能正在使用Django的模板系统生成非html文本,比如一封e-mail。
    对于单独的变量

    用safe过滤器为单独的变量关闭自动转意:

    This will be escaped: {{ data }}
    This will not be escaped: {{ data|safe }}
    
    

    你可以把safe当做safe from further escaping的简写,或者当做可以被直接译成HTML的内容。在这个例子里,如果数据包含'',那么输出会变成:

    This will be escaped: 
    This will not be escaped: 
    
    

    对于模板块

    为了控制模板的自动转意,用标签autoescape来包装整个模板(或者模板中常用的部分),就像这样:

    {% autoescape off %}
     Hello {{ name }}
    {% endautoescape %}
    
    

    autoescape 标签有两个参数on和off 有时,你可能想阻止一部分自动转意,对另一部分自动转意。 这是一个模板的例子:

    Auto-escaping is on by default. Hello {{ name }}
    
    {% autoescape off %}
     This will not be auto-escaped: {{ data }}.
    
     Nor this: {{ other_data }}
     {% autoescape on %}
     Auto-escaping applies again: {{ name }}
     {% endautoescape %}
    {% endautoescape %}
    
    

    auto-escaping 标签的作用域不仅可以影响到当前模板还可以通过include标签作用到其他标签,就像block标签一样。 例如:

    # base.html
    
    {% autoescape off %}
    

    {% block title %}{% endblock %}

    {% block content %} {% endblock %} {% endautoescape %} # child.html {% extends "base.html" %} {% block title %}This & that{% endblock %} {% block content %}{{ greeting }}{% endblock %}

    由于在base模板中自动转意被关闭,所以在child模板中自动转意也会关闭.因此,在下面一段HTML被提交时,变量greeting的值就为字符串Hello!

    This & that

    Hello!

    备注

    通常,模板作者没必要为自动转意担心. 基于Pyhton的开发者(编写VIEWS视图和自定义过滤器)只需要考虑哪些数据不需要被转意,适时的标记数据,就可以让它们在模板中工作。

    如果你正在编写一个模板而不知道是否要关闭自动转意,那就为所有需要转意的变量添加一个escape过滤器。 当自动转意开启时,使用escape过滤器似乎会两次转意数据,但其实没有任何危险。因为escape过滤器不作用于被转意过的变量。

    文档

    在Django框架中编写Context处理器的方法

    在Django框架中编写Context处理器的方法:写Context处理器的一些建议 编写处理器的一些建议: 使每个context处理器完成尽可能小的功能。 使用多个处理器是很容易的,所以你可以根据逻辑块来分解功能以便将来复用。 要注意 TEMPLATE_CONTEXT_PROCESSORS 里的context processor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