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命是从的注音是:ㄨㄟˊㄇ一ㄥˋㄕˋㄘㄨㄥˊ。
唯命是从的拼音是:wéi mìng shì cóng。词性是:成语。词语解释是: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绝对服从。也作“惟命是从”。唯命是从[wéimìngshìcóng]⒈同“唯命是听”。引证解释是:⒈同“唯命是听”。引《左传·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后汉书·列女传·渤海鲍宣妻》:“既奉承君子,唯命是从。”《觅灯因话·姚公子传》:“尔本贵人,故重其值,但输券之后,当唯命是从,不得违忤。”清徐士銮《宋艳·丛杂》:“公尝召而谓曰:‘吾死亦当从我尔。’妾亦恭应曰:‘唯命是从。’”。综合释义是: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尔本贵人,故重其值,但输券之后,当~,不得韦许。◎明·邵景詹《觅灯因话·姚公子传》。7、汉语大词典是:同“唯命是听”。《左传·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后汉书·列女传·渤海鲍宣妻》:“既奉承君子,唯命是从。”《觅灯因话·姚公子传》:“尔本贵人,故重其值,但输券之后,当唯命是从,不得违忤。”清徐士銮《宋艳·丛杂》:“公尝召而谓曰:‘吾死亦当从我尔。’妾亦恭应曰:‘唯命是从。’”。8、辞典简编版是:表示绝对服从,不敢违抗的意思。 【造句】他对太太唯命是从,因此有了妻管严的外号。9、成语词典版是:修订本参考资料:绝对服从命令,不敢违抗。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鲍宣妻传:既奉承君子,唯命是从。亦作惟命是听。10、典故是: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郑国。三个月后便攻破了郑国都城。郑襄公出于无奈,只好裸露上身,牵着一只羊向楚庄王求饶说:“我不能很好的服侍君王,令大王生气,这都是我的罪过。今后,大王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只要大王不灭郑国,让郑国像您的众多属国一样服侍您,这就是您的恩惠了,也是我的心愿。我大胆的说出心里话,请大王决定吧。”,楚王看到郑伯的可怜相,认为郑王可以取得百姓的信任,就下令退兵,允许郑国求和,还与郑国订立了盟约。1出处是:《左传·宣公十二年》:“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1英语是:always do as one is told。1其他释义是: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唯命是从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综合释义 【点此查看唯命是从详细内容】
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尔本贵人,故重其值,但输券之后,当~,不得韦许。◎明·邵景詹《觅灯因话·姚公子传》
二、汉语大词典
同“唯命是听”。《左传·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后汉书·列女传·渤海鲍宣妻》:“既奉承君子,唯命是从。”《觅灯因话·姚公子传》:“尔本贵人,故重其值,但输券之后,当唯命是从,不得违忤。”清徐士銮《宋艳·丛杂》:“公尝召而谓曰:‘吾死亦当从我尔。’妾亦恭应曰:‘唯命是从。’”
三、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
四、其他释义
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五、关于唯命是从的反义词
六、关于唯命是从的造句
1、老婆的话坚决要服从,老婆的心务必要懂得,老婆的手时刻要牵着,老婆的梦始终要呵护,老婆的情永远要宠着,三八节到了,一定要对老婆唯命是从!
2、明天就是三八了,对女同胞要唯命是从。
3、有些领导就是喜欢那些唯命是从的部下,不喜欢那些坚持原则,敢提意见的人。
4、我曾看到大批头脑愚蠢,训练有素,唯命是从而又凶暴残忍的德国士兵,像一群螺虫在蠕蠕行进。
5、因此,这个课程是在教孩子们打破陈规,勇于做一个不唯命是从,做正确事情的人。
6、这几位大臣在皇帝面前,总是俯首贴耳,唯命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