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养儿真的防老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2 11:37:10
文档

养儿真的防老吗

“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至今的中国尤为普遍,而“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更是深入人心,但是养儿真的防老吗?根据近几年的社会发展状况来看,该观念正在悄然改变。2015年11月20日,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健康老龄化与资源环境论坛上”,曾毅教授发言指出,对面临养老问题的父母来说,养女儿比养儿子更有用,该现象在农村更明显。这一观点立刻引发广泛热议。只有女儿降低死亡风险。最近国家出台了普遍允许二胎的让曾毅教授的研究成果得到人们的重视,其实该成果早在10年前就已发表。这项名为“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长期跟踪”的调查,是他的团队从1998年~2005年用了7年才完成的。他们对全国22个省市的近6万名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包括“养育女儿在晚年所得回报是否比儿子差”这部分内容。
推荐度:
导读“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至今的中国尤为普遍,而“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更是深入人心,但是养儿真的防老吗?根据近几年的社会发展状况来看,该观念正在悄然改变。2015年11月20日,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健康老龄化与资源环境论坛上”,曾毅教授发言指出,对面临养老问题的父母来说,养女儿比养儿子更有用,该现象在农村更明显。这一观点立刻引发广泛热议。只有女儿降低死亡风险。最近国家出台了普遍允许二胎的让曾毅教授的研究成果得到人们的重视,其实该成果早在10年前就已发表。这项名为“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长期跟踪”的调查,是他的团队从1998年~2005年用了7年才完成的。他们对全国22个省市的近6万名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包括“养育女儿在晚年所得回报是否比儿子差”这部分内容。


“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至今的中国尤为普遍,而“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更是深入人心,但是养儿真的防老吗?根据近几年的社会发展状况来看,该观念正在悄然改变。

2015年11月20日,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健康老龄化与资源环境论坛上”,曾毅教授发言指出,对面临养老问题的父母来说,养女儿比养儿子更有用,该现象在农村更明显。这一观点立刻引发广泛热议。

只有女儿降低死亡风险

最近国家出台了普遍允许二胎的让曾毅教授的研究成果得到人们的重视,其实该成果早在10年前就已发表。这项名为“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长期跟踪”的调查,是他的团队从1998年~2005年用了7年才完成的。他们对全国22个省市的近6万名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包括“养育女儿在晚年所得回报是否比儿子差”这部分内容。

研究发现,在农村和城镇老人看来,成年女儿孝敬父母的观念指数平均比成年儿子分别高出35%与18%,尤其在老人进入高龄后,养育女儿的优势更明显;

成年女儿与老年父母的情感关系显著优于儿子,差异高达28%~29%;

当女儿、女婿为主要照料者时,失能高龄老人的满意度比儿子、儿媳是主要照料者时高45%;

平时与女儿、女婿交谈最多的老人,3年后认知能力显著下降的风险比与儿子、儿媳交谈最多的老人低;

农村与城镇只有女儿的老人在7年观测期内死亡风险更低,分别比只有儿子的老人低25%与10%。

该研究是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人口、社会、经济状况基本相同的老人中进行的比较,结果科学,足以令人信服。

其实,养“儿”防老这一传统观念早已被撼动。今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合作完成《新经济时期的子女性别和父母幸福感》课题,他们对国内10个地级市的4309个家庭采样后发现,生儿子的父母在儿子长到17岁至30岁时,幸福感明显比生女儿的父母低。新浪网上万人参与的调查也显示,超过六成网友认为“生女孩幸福感更高”。

专家分析称,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很多父母发现女孩在学业、事业上的竞争力增强,且对父母更体贴。而且,“儿子有房才能娶到媳妇”的婚嫁观念也让很多父母倍感焦虑。因此,超过40%的网友倾向于要女孩,想要男孩的仅占25%左右。

不仅国内如此,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一项针对2.6万名老年人进行的研究同样表明,很多年老多病的父母在晚年更希望有个女儿,因为女儿照顾父母的几率是儿子的两倍。研究显示,女儿对年迈父母的照顾时间为平均每个月12.3小时,而儿子仅为5.6小时;而即使有儿有女的家庭中,照顾老人的责任也大多由女儿承担。

此外,曾毅完成的研究同时发现,与空巢老人相比,与子女一起居住或近距离居住的老人,认知功能改善了40%,且自评健康良好,生活满意度大幅提高。

婆媳关系和性别差异

针对“养育女儿在老年所得回报优于儿子”这一结论,根据更多权威专家的观点,他们分析认为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儿女在父母老年保障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同。曾毅说,调查发现,如老年父母遇到经济困难,从儿子那里获得经济支持的可能性比女儿大,但从女儿那里获得日常照料与情感精神慰藉的可能性比儿子大。对目前已解决温饱问题的大多数老人来说,日常生活照料与情感精神慰藉支持的长期作用比经济支持作用更大。

其次,婆媳矛盾导致养育儿子的回报低。“老人,尤其是农村老人与儿媳在生活中发生矛盾纠葛的可能性相对比女儿大得多,从而导致养女儿长期回报优于养儿子。”曾毅说。李娟也表示,在中国,婆媳关系是家庭矛盾中最为突出的一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子对父母的回报率。

第三,从性别差异上讲,女性更善于情感表达。李娟说,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性格本身也具有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女性天生就比男性更善于情感表达,所以女儿往往更贴心,更亲近父母,对父母的精神慰藉作用更强。另外,女性在护理方面也有一定优势,在日常照料老人时会更细心。

第四,与当下老年人的居住安排有关。陆杰华说,改革开放前,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老人与儿子一起居住,但现在,尤其在农村,儿子大多外出务工,与女儿居住在一起的老人越来越多,可能影响调查结果。另外,男性往往以事业为重,对于家庭和老人的照顾就会有所欠缺。

儿女都应更多关心老人

怎样使老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好,是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曾毅认为,广大农民缺乏基本社会养老保障的客观现实,以及儿子才能传宗接代的旧思想,导致农民认为养儿子优于女儿。他建议,尽快在农村完善全民养老保障体系,同时科学宣传生儿生女一样,女儿也能传宗接代,这样才能消除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李娟提倡,无论儿子还是女儿,都应更多地关心、孝敬老人。不和老人住在一起的子女,应在节假日尽量多陪老人,平时多打电话关心老人,尤其在精神慰藉方面,要对老人更体贴、更有耐心,生活照料上要像呵护孩子一样细心。

李娟认为,儿子们在处理婆媳关系时要多些智慧,绝不能逃避,因为他们是妥善处理婆媳关系最关键的纽带。另外,儿子处理婆媳关系问题的态度,对父母也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慰藉。同时,老年人也要培养、自强意识,通过日常合理饮食、积极锻炼等,来提高自己生活的能力,培养丰富的兴趣爱好,活出自己的精彩,收获幸福晚年。

文档

养儿真的防老吗

“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至今的中国尤为普遍,而“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更是深入人心,但是养儿真的防老吗?根据近几年的社会发展状况来看,该观念正在悄然改变。2015年11月20日,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健康老龄化与资源环境论坛上”,曾毅教授发言指出,对面临养老问题的父母来说,养女儿比养儿子更有用,该现象在农村更明显。这一观点立刻引发广泛热议。只有女儿降低死亡风险。最近国家出台了普遍允许二胎的让曾毅教授的研究成果得到人们的重视,其实该成果早在10年前就已发表。这项名为“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长期跟踪”的调查,是他的团队从1998年~2005年用了7年才完成的。他们对全国22个省市的近6万名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包括“养育女儿在晚年所得回报是否比儿子差”这部分内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