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健康人24h尿量1 500~2 000ml。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17ml称少尿,24h尿量<50ml称无尿。
【病因】
1.肾前性少尿、无尿
(1)血容量不足:开始为功能性少尿、无尿,一旦补足血容量立即恢复尿量;若不能及时诊断治疗可引起器质性肾脏损害。急性肾衰竭,表现少尿、无尿,见于严重脱水、大出血、大面积烧伤等。
(2)休克:各种原因的休克使肾脏灌注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严重不足,见于过敏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等。
(3)心搏出量减少:此时肾脏供血量显著下降,见于左心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及缩窄性心包炎等。
(4)肝肾综合征:肝硬化晚期严重腹水,肾脏严重灌注不足表现少尿、无尿。一旦肝硬化腹水得到缓解,肾脏灌注可随之恢复,尿量增加。肝肾综合征时肾脏的病理检查正常。
2.肾性少尿、无尿
(1)肾实质性损害:无论是原发肾小球肾炎,还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或感染性心内膜炎、皮肌炎等,均可引起肾实质损害甚至衰竭引起少尿、无尿;慢性肾衰竭晚期、肾脏萎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可显著减少甚至无尿;急性肾衰竭少尿、无尿期,亦表现少尿、无尿。
(2)肾间质性疾患:最常见是药物过敏,如青霉素、磺胺药物、利福平、氨基糖苷类等引起肾间质损害,也见于慢性肾盂肾炎晚期肾功能损害。急性肾盂肾炎见于肾乳头坏死。重金属盐类中毒见于汞铅、砷、金等中毒。
(3)肾血管性疾患:肾皮质血管痉挛或栓塞,肾供血减少引起少尿、无尿,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等。
3.肾后性少尿、无尿常见于尿路梗阻如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糖尿病等。
【诊断方法】通过对病史、伴随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分析。
1.病史着重询问失水、失血,药物过敏中毒史、休克史、肾脏疾病史、心血管疾病史、排尿困难史、糖尿病史等注意尿量的询问。
2.查体注意脱水情况、血压及末梢循环灌注情况、出血点、紫癜、皮疹等。下尿路梗阻着重检查前列腺、膀胱积尿量以及肾脏的触诊等。
3.实验室检查尿量应逐日记录,尿常规、尿相对密度应反复多次检查,对诊断肾实质性损害和肾衰竭以及判断脱水有帮助。血常规、血细胞比容对血容量判断有利,必要时锁骨下穿刺测中心静脉压对血容量的判断更可靠。血生化检查着重肾功能酸碱平衡电解质的检查,怀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应作DIC常规检查。
4.器械检查B超、CT、MRI检查对确定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肾盂积水及结核等帮助大。
【用药指导】【伴有下列情况时的禁用、慎用、忌用、少用药】
(1)当患急慢性肾衰竭、肾功能严重减退,需要糖类、盐类及酸碱平衡调节药时:禁用口服补液盐(又名ORS),氯化钾。
(2)当因感染,需要抗感染药时:禁用呋喃妥因(又名呋喃坦啶)。慎用磺胺类药。
(3)当肝性脑病、癫及精神症,需要肝胆病辅助用药时:禁用谷氨酸钠(又名麸氨酸钠)。
(4)当患肾衰竭,需要利尿药时:禁用吡咯他尼(又名吡咯速尿),莫唑胺,汞撒利(又名撒利汞),依他尼酸(又名利尿酸),呋塞米(又名速尿灵)。
(5)当泌尿系统、心血管疾病,做X线造影时:禁用X线造影与诊断用药醋碘苯酸钠(又名乌洛康)。
(6)当患高血压,需要抗高血压药时:禁用曲帕胺。
(7)当患心肌梗死等病引起的低血压,需要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时:禁用去甲肾上腺素(因可导致尿少、无尿,甚至肾实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