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知识百科 - 正文

数据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采 时间:2021-11-16 10:20:25
文档

数据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这一阶段数据管理的主要特征是:数据不保存。2、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这时硬件方面已经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存储设备。3、数据库系统阶段。
推荐度:
导读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这一阶段数据管理的主要特征是:数据不保存。2、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这时硬件方面已经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存储设备。3、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1、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这一阶段数据管理的主要特征是:数据不保存。由于当时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一般不需要将数据长期保存,只是在计算某一课题时将数据输入,用完就撤走。不仅对用户数据如此处置,对系统软件有时也是这样。应用程序管理数据。数据需要由应用程序自己设计、说明和管理,没有相应的软件系统负责数据的管理工作。数据不共享。数据时面向应用程序的,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程序,因此程序与程序之间有大量的冗余。数据不具有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发生变化后,必须对应用程序做相应的修改,这就加重了程序员的负担。

  2、文件系统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这时硬件方面已经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存储设备;软件方面,操作系统中已经有了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一般称为文件系统;处理方式上不仅有了批处理,而且能够联机实时处理。用文件系统管理数据具有如下特点:数据可以长期保存。由于大量用于数据处理,数据需要长期保留在外存上反复进行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同时,文件系统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其中主要的是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在文件系统中,一个文件基本上对应于一个应用程序,即文件仍然是面向应用的。当不同的应用程序具有部分相同的数据时,也必须建立各自的文件,而不能共享相同的数据,因此数据冗余度大,浪费存储空间。同时,由于相同数据的重复存储、各自管理,容易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给数据的修改和维护带来了困难。

  3、数据库系统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计算机管理的对象规模越来越大,应用范围有越来越广泛,数据量急剧增长,同时多种应用、多种语言互相覆盖地共享数据集合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数据库技术边应运而生,出现了同意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数据库系统来管理数据比文件系统具有明显的优点,从文件系统到数据库系统,标志着数据库管理技术的飞跃。反洗黑钱(AML)中的客户信息计划制定规则,企业必须详尽地了解他们的客户。销售、营销和金融部门的有效运作都必须有准确和最新的客户数据。

文档

数据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这一阶段数据管理的主要特征是:数据不保存。2、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这时硬件方面已经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存储设备。3、数据库系统阶段。
推荐度:
标签: 数据 it 发展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