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在茶叶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农药:
1. 氯氟草酸:一种广谱杀虫剂,用于杀灭茶树上的各种有害昆虫。
2. 多菌灵:一种杀真菌剂,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茶树疾病。
3. 噻虫嗪:一种杀虫剂,用于控制茶胶蛾和茶毒蛾等有害昆虫。
4. 辛硫磷:一种杀虫剂,可以杀死多种害虫。
5. 拉脲菌素:一种杀虫剂,用于控制茶树害虫如茶螟虫等。
6. 拉达霉素:一种杀菌剂,可以用来治疗茶叶轮斑病等茶树疾病。
严格来说,以上药物只有在使用方法正确的情况下,才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太大的危害。因此,选购茶叶时,最好选择标有无农药残留标志的优质茶叶。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茶叶打什么农药好
茶园产量与树龄有关,一般在3-4年生茶树,成龄茶树可采出毛茶180-250斤。想要产量稳定就要注意病害的防治,茶叶常见有轮斑病、炭疽病、褐斑病等病害。在生产上要掌握炭特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的每轮喷洒,具体分析不同的病症而使用。使用后的杀虫瓶、杀虫袋等要及时回收带回去,不能丢在茶园。
茶叶喷药
茶园产量与树龄有关,一般在3-4年生茶树,成龄茶树可采出毛茶180-250斤。一亩地的产量,取决于种植的方式,采摘的标准,茶叶的种类。
茶农的喷施确实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一般的喷施是为了防治害虫,如莠去津、吡虫啉、哒螨灵、腐霉利等。
茶叶打农药时间
茶叶的主要喷药时间为5-10月,需要根据茶园的具体情况做具体的分析和判断。普通茶园主要是开春后雨水增多、温度升高所致的一些病害,一般病害不严重,也不需要主要防治。夏天以防治害虫为主。
茶叶病虫害防治用药
1、病害打药:
茶叶常见的病害有轮斑病、炭疽病、褐斑病、白星病、白绢病等,在生产上要掌握炭特灵、甲基硫菌灵等的每轮喷洒,具体分析不同的病症。
2、虫害喷药:
茶叶常见的害虫有茶瘿螨、茶跗线螨等。种植茶树时,应注意保持空气流通,时刻注意防虫防病。
百叶有虫数在5-6头,秋梢百叶有虫数在10-12头以上,亩用2.5%敌杀或24%快灵水剂1000-1500倍喷雾等。
使用化学药剂时应做到一药多治,或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减少农药使用,对不同的害虫要具体分析。
3、农药使用禁忌:
在茶树上,我国2010年以前已有42种农药被禁用。常用的有:六六六、滴滴涕(DDT)、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等,要详细询问。使用后的杀虫瓶、杀虫袋等要及时回收带回去,不能丢在茶园。
茶园常用农药有哪些
在茶树病虫防治中,化学防治是一项主要的措施,但化学农药有杀伤天敌、毒性大、容易使害虫产生抗性和造成对茶叶、环境的残留污染等缺点。化学农药的品种较多,其性质、作用方式、防治对象也各不一样,茶园用药,一定要选择适合于茶叶生产本身特点的农药和对症下药。下面介绍的是适合于茶园的常用药剂:1、敌百虫 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主要剂型为90%敌百虫晶体。主要用于防治茶毛虫、刺蛾、卷叶蛾、蓑蛾、尺蠖等食叶性害虫,稀释倍数1000倍,安全间隔期5―7天。2、敌敌畏 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主要剂型为80%乳油。主要用于防治茶毛虫、蓑蛾等食叶性害虫及茶蚜、茶蓟马、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稀释倍数1500倍,安全间隔期5天。3、乐果 具有触杀和植物内吸传导作用,主要剂型为40%乳油,用于防治小绿叶蝉、茶蚜、黑刺粉虱、介壳虫及潜叶期的茶梢蛾、茶细蛾幼虫。稀释2000―3000倍,间隔期7―10天。4、马拉松 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剂型,为50%乳油。主要用于防治各种介壳虫,对茶毛虫、尺蠖、茶蚜、黑刺粉虱、茶叶螨类也有一定效果。稀释800倍。安全间隔期10天。5、辛硫磷 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主要剂型有50%乳油,主要用于防治茶毛虫、茶蚕、尺蠖、刺蛾、卷叶蛾、蓑蛾、茶蚜及介壳虫。稀释1000倍,安全间隔期3―5天。6、巴丹 具有内吸、触杀、胃毒和拒食作用。主要剂型有90%可湿性粉剂。主要用于防治茶园象甲类及尺蠖、茶毛虫等食叶性害虫,对小绿叶蝉也有一定效果,稀释1500倍,安全间隔期15天。7、杀灭菊酯 剂型有20%乳油,中等毒性,有较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杀虫谱广,对鳞翅目幼虫有高效,主要用于防治毒蛾类、尺蠖类、卷叶蛾类、刺蛾类及小绿叶蝉,稀释倍数6000倍,安全间隔期10天。8、氯氰菊酯 又名兴棉宝、灭百可,剂型为10%乳油,中等毒性,具较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药效迅速,残效期较长,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幼虫,兼治小绿叶蝉、蚜虫、介壳虫、蓟马,稀释倍数6000―8000倍,安全间隔期5天。9、除虫精 剂型为10%乳油,具触杀和胃毒作用,主要用于防治茶毛虫、尺蠖、刺蛾、蚜虫,稀释6000倍,安全间隔期3天。
种茶叶用什么农药
种茶叶用的农药需要根据其病虫害来决定。例如叶枯病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茶蚜可选用选40%乐果、50%辛硫磷2000倍液喷施。
农业部规定禁止在茶园中使用的农药有哪些?
农业部规定禁止在茶园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具体有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乐果、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胖、二溴乙烷、除草、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农、八氯二丙醚、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氯唑磷、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治螟磷、蝇毒磷、特丁硫磷、硫线磷、磷化锌、磷化镁、甲基硫环磷、磷化钙、地虫硫磷、苯线磷、灭多威、百草枯水剂、氯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福美脚、福美甲肺、氯化苦、溴甲烷、硫丹、氟虫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官网可以搜索农业部公告第199号、第274号、第322号、第1754、第2032、第2552号等进行查询。法律依据:《农药管理条例》 第三十四条 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的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用农药,不得扩大使用范围、加大用药剂量或者改变使用方法。 农药使用者不得使用禁用的农药。 标签标注安全间隔期的农药,在农产品收获前应当按照安全间隔期的要求停止使用。 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菌类、中草药材的生产,不得用于水生植物的病虫害防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2552》 第三条 自2017年8月1日起,撤销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乐果(包括含上述3种农药有效成分的单剂、复配制剂,下同)用于蔬菜、瓜果、茶叶、菌类和中草药材作物的农药登记,不再受理、批准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乐果用于蔬菜、瓜果、茶叶、菌类和中草药材作物的农药登记申请;自2019年8月1日起,禁止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乐果在蔬菜、瓜果、茶叶、菌类和中草药材作物上使用。
专治茶叶虫最有效的农药
你好,我也是一名茶农,有多年管理茶树的经验,茶树害虫有多种,象茶小绿叶蝉、蓟马、茶尺蠖、卷叶蛾、粉虱等,基于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原则上,我帮你推荐几种农药,你使用看下。
化学农药如:苯氧威、丁醚脲、捉虫朗(唑虫酰胺)等效果较好残留低;
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鱼滕精等效果好无残留;
其它的也有效果好但也毒性大、残留高就不推荐了,
如有用望采纳!·
哪些化学农药对茶叶的病虫防效好
用得最多的就是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吡虫啉,灭扫利,石硫合剂这些啦~我在川农读书的时候,教学实习基本就用这些.这些农药常见,又不至于造成太大药害.具体的使用和防治病虫害我在后面贴给你
(一)茶炭疽病
症 状:主要为害成叶,先从叶缘或叶尖产生水渍状暗绿色圆形病斑,以后沿叶脉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斑,黄褐色或红褐色。病斑上生有细小粒点,无轮纹状,后期变灰白色。
防治方法:加强肥水管理,增施钾肥和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注意茶园清沟排水
药物防治:
处 方 一:每亩用80%代森锌100克兑水75公斤喷雾;
处 方 二:每亩用25%使百克75~100克兑水750公斤喷雾;
处 方 三:每亩用70%甲基托布津100克兑水75公斤喷雾;
处 方 四:每亩用30%爱苗25毫升兑水75公斤喷雾。
(二)茶赤星病
症 状:叶片上散生许多圆形褐色小斑,斑点中间凹陷,呈灰白色,边缘有暗褐色至紫褐色隆起线,病斑散生黑色小点,潮湿时有灰色霉层。后期小斑合并成不规则大斑,叶柄发病引起落叶。
防治方法:夏季及时浅耕松土,铺草覆盖,增强土壤保水,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喷灌;冬季用用波美0.5度以内的石硫合剂清园,清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
药物防治:
处 方 一:每亩用70%甲基托布津50克兑水75公斤喷雾;
处 方 二:每亩用75%百菌清100~125克兑水75公斤喷雾;
处 方 三:每亩用50%多菌灵150克兑水75公斤喷雾。
(三)茶小绿叶蝉
症 状: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嫩叶汁液,芽叶萎缩或卷曲、硬化,芽节间缩短,新芽减少,芽尖、叶缘变红褐色焦枯,严重的新叶脱落。
防治方法:预测虫情,及时防治。经常检查,每百叶有虫夏茶达6头、秋茶达12头,开始用药;分期分批及时采茶,减少虫卵量;清除杂草,减低虫源。
药物防治:
处 方 一:每亩用10%吡虫啉(大功臣、利虫净)20克兑水60~75公斤喷雾;
处 方 二:每亩用3%啶虫脒(圣手)50克兑水75公斤喷雾;
处 方 三:每亩用 25%阿克泰10克兑水75公斤喷雾;
(四)黑刺粉虱
症 状:若虫聚集叶片背面刺戏汁液,排出“蜜露”引起煤烟病发生,叶片正面覆盖污霉状霉层。虫体周围有一圈白色蜡圈,形似黑芝麻粒。
防治方法:茶园修剪、疏枝,透风透光;保护天敌,使用生物农药如韦伯虫座菌,每亩用韦伯虫座菌菌粉500克。
药物防治:
处 方 一:每亩用50%辛硫磷75~90毫升兑水75公斤喷雾;
处 方 二:每亩用10%天王星20毫升兑水75公斤喷雾;
处 方 三:每亩用1.8%爱福丁20毫升兑水75公斤喷雾;
处 方 四: 每亩用20%灭扫利40毫升兑水75公斤喷雾。
(五)茶丽纹象甲
症 状:成虫咬食茶树嫩叶和成叶,形成半环状缺刻,严重时仅留主脉。
防治方法:人工捕杀。在茶行间铺上薄膜,迅速抖动树体,成虫假死性掉落,集中消灭;秋茶采后翻耕土壤,破坏害虫越冬场所。
药物防治:
处 方 一:每亩用“871”白僵菌1公斤拌匀撒施土面;
处 方 二:每亩用95%巴丹75克兑水75公斤喷雾;
处 方 三:每亩用25%天王星100毫升兑水75公斤喷雾;
处 方 四:每亩用5%锐劲特(5%氟虫腈)40-50毫升,兑水75公斤喷雾。
(六)茶叶螨类
症 状:成螨、若螨刺吸叶片汁液,叶片产生红褐色锈斑或叶脉变黄,芽叶萎缩或卷曲,严重的枝叶干枯,呈现铜红色。
防治方法:加强茶园管理,及时分批采摘,清除落叶,旱期喷灌;秋茶采后统一用波美0.5度以内的石硫合剂清园。
药物防治:
处 方 一:每亩用73%克螨特40~50毫升兑水75公斤喷雾;
处 方 二:每亩用15%哒嗪酮(哒螨酮、速螨酮)20~30毫升兑水75公斤喷雾;
处 方 三:每亩用45%石硫合剂晶体250~300克兑水75公斤喷雾。
茶叶上易检出并超标的农药有哪些
滴滴涕,敌敌畏,重金属,甲胺磷,乙酰甲胺磷,甲基1605
下面是网络搜索的参考资料汇集:
抽查样品滴滴涕超标15倍,敌敌畏超标8倍,工商部门表示买到超标茶叶可索赔
http://city.hz0752.com 2006-10-18 11:21:21 南方都市报
国家对茶叶的卫生质量有严格要求,但据业内人士介绍,大多数“免费茶”不仅农药残留和铅、铜等重金属含量超标,而且灰尘多、不卫生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胡小松指出,甲基1605和甲胺磷比敌敌畏(农药)毒性大数倍,直接喷在茶叶上,两、三天后就摘,是非常危险的做法,等于直接给消费者喝毒,因为大约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九十五的农药都残留在茶叶上
因查出茶叶中含超标的重金属铅、农药滴滴涕,“品茗轩”绿碧螺等4种批次茶叶被北京市工商局昨天责令全市下架。这些茶叶全部是散装茶,均是今年三四月份出产的新茶。
广州市消委会和市工商局日前检测了广州市场茶叶,总共抽检普洱茶和绿茶200批次,查出2批次绿茶存在滴滴涕、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等农药残留。
茶叶树上的螨虫用什么农药来治
茶园的常用药剂:
1、敌百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主要剂型为90%敌百虫晶体。主要用于防治茶毛虫、刺蛾、卷叶蛾、蓑蛾、尺蠖等食叶性害虫,稀释倍数1000倍,安全间隔期5―7天。
2、敌敌畏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主要剂型为80%乳油。主要用于防治茶毛虫、蓑蛾等食叶性害虫及茶蚜、茶蓟马、小绿叶蝉、黑刺粉虱等,稀释倍数1500倍,安全间隔期5天。
3、乐果具有触杀和植物内吸传导作用,主要剂型为40%乳油,用于防治小绿叶蝉、茶蚜、黑刺粉虱、介壳虫及潜叶期的茶梢蛾、茶细蛾幼虫。稀释2000―3000倍,间隔期7―10天。
4、马拉松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剂型,为50%乳油。主要用于防治各种介壳虫,对茶毛虫、尺蠖、茶蚜、黑刺粉虱、茶叶螨类也有一定效果。稀释800倍。安全间隔期10天。
扩展资料:
对茶树影响较大的害虫主要是小绿叶蝉、螨类、蚜虫、黑刺粉虱和尺蠖类等。
1、小绿叶蝉
小绿叶蝉成虫体长3.3—3.7mm,淡黄绿至绿色,复眼灰褐至深褐色,无单眼,触角刚毛状,末端黑色。前胸背板、小盾片浅鲜绿色,常具白色斑点。前翅半透明,略呈革质,淡黄白色,周缘具淡绿色细边。
2、螨类
螨类蛛形纲害虫,常见的害螨多属于真螨目和蜱螨目,是危害多种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在中国内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华中地区,东北及华北地区等广泛地区。还分布在同纬度经济作物区。
3、蚜虫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
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蚜虫的大小不一,身长从一到十毫米不等。
茶叶茶饼病用什么农药治疗效果好
茶饼病,主要危害茶树的幼嫩的芽叶和嫩茎。危害嫩叶后出现浅绿或浅黄的圆形或椭圆形透明斑,叶背面凸出,形状似饼状,较易辨别。叶背面凸出部位上面覆盖一层白色粉末。防治可以选择戊唑醇丙森锌复配或者酮晴菌唑复配或者苯醚甲环唑溴菌腈复配或者苯醚甲环唑肟菌酯复配,但是需要注意的事已经感染茶饼病的,已经没有办法治愈了,并且形成类似于“白斑”已经消不了了。喷药的目的就是保护那些没有染病和新梢。
茶叶中为什么会有农药残留?
为了增加茶叶的产量,茶农往往会使用农药,通常情况下,农药本身的水溶性与浸出率呈正比,农药的水溶性越好,其浸出率越高;而农药的辛醇一水分配系数则与浸出率呈反比,浸出率随着辛醇一水分配系数的增加而降低。当前使用比较多的农药啶虫脒、吡虫啉在红、绿茶中的浸出率可达50.9%~80.6%、62.2%~77.3%。毒死蜱、喹硫磷、乙硫磷等水溶性相对较差的农药,其在茶汤中的浸出率仅为2.3%~9.1%,而溴氰菊酯、甲氰菊酯等脂溶性的拟除虫菊酯农药基本保留在茶渣中,极少进入茶汤中。
研究表明,残留在干茶中的化学农药在茶叶冲泡过程中,会有部分迁移进入茶汤,其在茶汤中的浸出率与茶叶的冲泡方式(如冲泡温度、时间)、茶叶的整碎程度等有一定关系。
在购买茶叶的时候尽量去大的商场购买,这样比较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