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略知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她对此事略知一二她对此事很了解。
2、愚兄因为略知武艺,所以闹得家败人亡。
3、深谙海事谈不上,只是略知皮毛,北洋水师有丁大人等人之谋,邓大人等人之勇足以!
4、小弟家乡产茶,只是略知皮毛而已。
5、僭越了,在下略知一二,就试来说说。
6、关于电脑知识,我只是略知皮毛,不敢夸口。
7、当略知人生的时,人生已过了这么多,如果可以重来,人生已经改变,可见我是个庸人落落。
8、最不可取的是对新东西略知一二,并没有真的学会,却先把中国自己的东西看得不值一钱,否定这个发展的基础。
9、对于乐谱知识,我略知一二。
10、商贾之事,只须略知贸易情形,即可逐蝇头之利。
11、见识到馆内的“帕兰子午仪”便略知一二。
12、略知孔子三分礼,不犯萧何六尺条。
13、洞主之言,我尚且略知一二,只怪我功力低微,不能替洞主排忧解难,那么我就随洞主安排,只求不添麻烦。
14、如果你对运作养老基金的方法略知一二,这将让你变成一个聪明的投资者。
15、韩殇闻言大喜,虽然‘遁甲天书’之《天盾》苦涩难懂,可是苦读多日对鬼神之说也是略知皮毛。
16、前辈过奖了,其实晚辈也不过是略知皮毛而已,纸上谈兵或者可以,要说冲泡出如此佳品,却万万不能!
17、毕竟还很年少,云风对却只是略知皮毛。
18、如今那些非一心向学的,热衷于获取“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大约也是为着“遮羞包丑”——这说明他们还是略知自己的“羞”和“丑”的。
19、不敢当,鄙人曾在九芝堂当了几年伙计,略知药理,也识得几个字,不敢自称医者,只是‘方知脉’而己。
20、很多人分不清理想与梦想的不相同。理想是一种可能实现也可能不实现的观念,这要天时、地利加上人和三大条件才能略知成功与否的一二。而梦想,可以想得天花乱坠,随人怎么想,要实现起来,大半是不成的。
21、神州武学,博大精深,六岁启蒙,习练至今,小生钻研武道几近二十余载,方才略知皮毛而已,怎能称得上造诣二字?
22、很多的人,总分不清理想和梦想的不同。理想是一种可能实现也可能不实现的观念,这要天时,地利,加上人和和三大条件才能略知成功成功与否的一二。而梦想,可以想的天花乱坠,随人怎么想,要实现起来,大半是不成的。
23、换言之,他对如何在个人和组织层面上以可持续的方式参与竞争并取得成功略知一二。
24、又是一个周二到,短信祝福真美妙:愿你的财源独一无二,愿你的生活数一数二;你的地位说一不二,愿你对古今往事都略知一二。呵呵,周二快乐!
25、在图书馆的十五年里,吴世道因为自己写作的需要,学习了多国外语,懂得的语言有数十门,即使连即将绝迹的吐火罗语也略知一二。
26、但这郡守实非泛泛之辈,我们平日对他只是略知皮毛。
27、叶飘零对之却只是略知皮毛,但用来破解这脱胎于高级班刀法的一招却也并非不能。
28、如果没有您,我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如果没有您,我无法领略知识的快乐;如果没有您,我无法憧憬美好的明天。老师,谢谢您!节日快乐!
29、于是,我用课余闲时,回顾了部分那个饥饿年代里发生的故事,旨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略知父辈的艰辛。
30、对于扎花灯的过程,我也略知一二,先用那纤细的竹条构起形状,再包裹上各种染色彩纸,最后再略加修饰,一个精致的民间艺术品就诞生了。
31、对于古典诗词虽然不太精通,但粗枝大叶的知识我还略知一二。
32、如果只论武功的话,我颇有自信;但是对于法术之类的,只能算是略知皮毛。
33、不过,略知内情的人却认为谢是“小心行得万年船”,在党内“群狼伏伺”的世界,不得不“以拖待变”。
34、干略知天机,观星相查元颍若进大营似有大祸,却难明言,只可找一辞让子都劝之,岂知天命不可违,呜呼奈何?
35、我们不过略知皮毛,岂敢乱谈,贻笑大方。
36、楔而不舍,人们终于在埃及平原上建起了不朽的金字塔。精通一种行业的人可以养家糊口样样略知的人却不能养活自己。水手不知在何处泊船,风就不起作用。现在我知道前往何方,也知道如何到达目的地。我将全力以赴地完成手边的任务。
37、她自小生长在丹会之中,自然对一些丹药比较熟悉,对这些旁门歪道的药丸也略知一二。
38、尽管只看简介,但管中窥豹,对这部小说畅销的原因,我已略知大概。
39、老医生对新开发的药品只是略知一二。
40、大岛小姐好眼力!就您刚才这段话,岂止是略知一二,应该是中国水墨花鸟画专家了!
41、我虽然只是对风水堪舆略知皮毛,要说看坟寻地穴的事,那还难不倒我。
42、直到后来很久我才对他的真实目的略知一二。
43、于是乎,世界上没有密不通风的墙,也没有绝对清廉的组织,正巧菲里欧就略知些教会丑闻,从那之后一直心存芥蒂。
44、直到深入研究并行计算的特性,学生才略知一点成功地处理并行所需的其他问题。
45、关于针灸和按摩,我略知一二拔火罐是怎么回事?
46、而败下阵来的公司,无一不是栽倒在对需求的略知、浅知上。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