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勑的解释是:1.亦作'匡敕'。2.正直谨慎。语本《诗.小雅.楚茨》:'既齐既稷,既匡既勑。'毛传:'勑,固也。'孔颖达疏:'既能诚正矣,既能慎固矣,于祀之礼无所失。'朱熹集传:'匡,正;敕,戒。'。
匡勑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匡勑详细内容】
亦作“匡敕”。正直谨慎。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匡敕”。正直谨慎。引语本《诗·小雅·楚茨》:“既齐既稷,既匡既勑。”毛传:“勑,固也。”孔颖达疏:“既能诚正矣,既能慎固矣,於祀之礼无所失。”朱熹集传:“匡,正;敕,戒。”清曾国藩《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姑刘孺人,端严匡敕,无所假借。”
三、网络解释
匡勑匡勑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uānɡlài,是指正直谨慎。
四、综合释义
亦作“匡敕”。正直谨慎。语本《诗·小雅·楚茨》:“既齐既稷,既匡既勑。”毛传:“勑,固也。”孔颖达疏:“既能诚正矣,既能慎固矣,於祀之礼无所失。”朱熹集传:“匡,正;敕,戒。”清曾国藩《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姑刘孺人,端严匡敕,无所假借。”正直谨慎。语本《诗.小雅.楚茨》:'既齐既稷,既匡既勑。'毛传:'勑,固也。'孔颖达疏:'既能诚正矣,既能慎固矣,于祀之礼无所失。'朱熹集传:'匡,正;敕,戒。'
五、关于匡勑的成语
六、关于匡勑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