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知识百科 - 正文

籧蒢的拼音是什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4 20:13:34
文档

籧蒢的拼音是什么

1、籧蒢的拼音是:qú chú。2、注音是:ㄑㄨˊㄔㄨˊ。3、结构是:籧(上下结构)蒢(上下结构)。4、基础解释是:见/'籧篨/',1.一种粗的竹席,由竹或苇所编成。5、引证解释是:⒈见“籧篨”。6、网络解释是:籧蒢籧蒢。7、汉语大词典是:见“籧篨”。《汉语大词典》:籧篨  拼音:qúchú(1).粗竹席。《方言》第五:“簟,其粗者谓之籧篨。”《晋书·皇甫谧传》:“以籧篨裹尸,麻约二头,置尸床上。”《隋书·刑法志》:“﹝齐文帝﹞尝幸金凤台受佛戒,多召死囚,编籧篨为翅,命之飞下,谓之放生。坠皆致死,帝视之为欢笑。”宋王安石《独饭》诗:“窗明两不借,榻净一籧篨。”清方文《大孤塘阻雪》诗:“卧困籧篨中,唧唧闻叹声。”(2).亦作“籧蒢”。有丑疾不能俯身的人。《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毛传:“籧篨,不能俯者。”《北史·阳固传》:“有诡其行,有佞其音,籧篨戚施,邪媚是钦,既谗且妒,以逞其心。”。8、其他释义是:1.见'籧篨'。
推荐度:
导读1、籧蒢的拼音是:qú chú。2、注音是:ㄑㄨˊㄔㄨˊ。3、结构是:籧(上下结构)蒢(上下结构)。4、基础解释是:见/'籧篨/',1.一种粗的竹席,由竹或苇所编成。5、引证解释是:⒈见“籧篨”。6、网络解释是:籧蒢籧蒢。7、汉语大词典是:见“籧篨”。《汉语大词典》:籧篨  拼音:qúchú(1).粗竹席。《方言》第五:“簟,其粗者谓之籧篨。”《晋书·皇甫谧传》:“以籧篨裹尸,麻约二头,置尸床上。”《隋书·刑法志》:“﹝齐文帝﹞尝幸金凤台受佛戒,多召死囚,编籧篨为翅,命之飞下,谓之放生。坠皆致死,帝视之为欢笑。”宋王安石《独饭》诗:“窗明两不借,榻净一籧篨。”清方文《大孤塘阻雪》诗:“卧困籧篨中,唧唧闻叹声。”(2).亦作“籧蒢”。有丑疾不能俯身的人。《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毛传:“籧篨,不能俯者。”《北史·阳固传》:“有诡其行,有佞其音,籧篨戚施,邪媚是钦,既谗且妒,以逞其心。”。8、其他释义是:1.见'籧篨'。


籧蒢的拼音是:qú chú。

籧蒢的注音是:ㄑㄨˊㄔㄨˊ。结构是:籧(上下结构)蒢(上下结构)。基础解释是:见/'籧篨/',1.一种粗的竹席,由竹或苇所编成。引证解释是:⒈见“籧篨”。网络解释是:籧蒢籧蒢。7、汉语大词典是:见“籧篨”。《汉语大词典》:籧篨  拼音:qúchú(1).粗竹席。《方言》第五:“簟,其粗者谓之籧篨。”《晋书·皇甫谧传》:“以籧篨裹尸,麻约二头,置尸床上。”《隋书·刑法志》:“﹝齐文帝﹞尝幸金凤台受佛戒,多召死囚,编籧篨为翅,命之飞下,谓之放生。坠皆致死,帝视之为欢笑。”宋王安石《独饭》诗:“窗明两不借,榻净一籧篨。”清方文《大孤塘阻雪》诗:“卧困籧篨中,唧唧闻叹声。”(2).亦作“籧蒢”。有丑疾不能俯身的人。《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毛传:“籧篨,不能俯者。”《北史·阳固传》:“有诡其行,有佞其音,籧篨戚施,邪媚是钦,既谗且妒,以逞其心。”。8、其他释义是:1.见'籧篨'。

籧蒢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籧蒢详细内容】

1.一种粗的竹席,由竹或苇所编成。2.人体臃肿、不能下俯的病。

二、引证解释

⒈见“籧篨”。

三、网络解释

籧蒢籧蒢

四、汉语大词典

见“籧篨”。《汉语大词典》:籧篨  拼音:qúchú(1).粗竹席。《方言》第五:“簟,其粗者谓之籧篨。”《晋书·皇甫谧传》:“以籧篨裹尸,麻约二头,置尸床上。”《隋书·刑法志》:“﹝齐文帝﹞尝幸金凤台受佛戒,多召死囚,编籧篨为翅,命之飞下,谓之放生。坠皆致死,帝视之为欢笑。”宋王安石《独饭》诗:“窗明两不借,榻净一籧篨。”清方文《大孤塘阻雪》诗:“卧困籧篨中,唧唧闻叹声。”(2).亦作“籧蒢”。有丑疾不能俯身的人。《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毛传:“籧篨,不能俯者。”《北史·阳固传》:“有诡其行,有佞其音,籧篨戚施,邪媚是钦,既谗且妒,以逞其心。”

五、关于籧蒢的成语

伯道无儿  不齿于人  不名一钱  不期而然  不期然而然  不为已甚  

六、关于籧蒢的词语

伯道无儿  不齿于人  不名一钱  不期而然  不为已甚  仓皇出逃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籧蒢的详细信息

文档

籧蒢的拼音是什么

1、籧蒢的拼音是:qú chú。2、注音是:ㄑㄨˊㄔㄨˊ。3、结构是:籧(上下结构)蒢(上下结构)。4、基础解释是:见/'籧篨/',1.一种粗的竹席,由竹或苇所编成。5、引证解释是:⒈见“籧篨”。6、网络解释是:籧蒢籧蒢。7、汉语大词典是:见“籧篨”。《汉语大词典》:籧篨  拼音:qúchú(1).粗竹席。《方言》第五:“簟,其粗者谓之籧篨。”《晋书·皇甫谧传》:“以籧篨裹尸,麻约二头,置尸床上。”《隋书·刑法志》:“﹝齐文帝﹞尝幸金凤台受佛戒,多召死囚,编籧篨为翅,命之飞下,谓之放生。坠皆致死,帝视之为欢笑。”宋王安石《独饭》诗:“窗明两不借,榻净一籧篨。”清方文《大孤塘阻雪》诗:“卧困籧篨中,唧唧闻叹声。”(2).亦作“籧蒢”。有丑疾不能俯身的人。《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毛传:“籧篨,不能俯者。”《北史·阳固传》:“有诡其行,有佞其音,籧篨戚施,邪媚是钦,既谗且妒,以逞其心。”。8、其他释义是:1.见'籧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