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知识百科 - 正文

摴蒱注音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4 20:13:37
文档

摴蒱注音

1、摴蒱的注音是:ㄔㄨㄆㄨˊ。2、拼音是:chū pú。3、结构是:摴(左右结构)蒱(上下结构)。4、基础解释是:一种古代的游戏。5、引证解释是:⒈见“摴蒲”。6、网络解释是:摴蒱摴蒱是一种古代博戏。博戏中用于掷采的投子最初是用樗木制成,故称樗蒲或摴蒱。又由于这种木制掷具系五枚一组,所以又叫五木之戏,或简称五木。7、汉语大词典是:见“摴蒲”。《汉语大词典》:摴蒲  拼音:chūpú亦作“摴蒱”。古代博戏名。汉代即有之,晋时尤盛行。以掷骰决胜负,得采有卢、雉、犊、白等称,视掷出的骰色而定。其术久废。后为掷骰的泛称。三国魏曹丕《艳歌何尝行》:“小弟虽无官爵……但当在王侯殿上,快独摴蒲、六博,对坐弹棋。”《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帝尝与之摴蒱,争矢,遂伤上指。”宋刘克庄《菩萨蛮·戏林推》词:“小鬟解事高烧烛,群花围绕摴蒲局。”明谢肇浙《五杂俎·人部二》:“今之摴蒲,朱窝云:‘起自宋朱河《除红谱》,一云杨廉夫所作。’然其用有五子、四子、三子之异,视古法弥简矣。”清钱泳《履园丛话·园林·拙政园》:“明嘉靖中御史王献臣筑,文待诏有记。御史殁后,其子好摴蒱,一夕失之,归于徐氏。”参阅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六。8、国语辞典是:一种古代的游戏。投掷有颜色的五颗木子,以颜色决胜负。类似今日的掷骰子。《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帝尝与之摴蒱,争矢,遂伤上指。」也作「樗蒲」。摴蒱[shūpú]⒈一种古代的游戏。投掷有颜色的五颗木子,以颜色决胜负。类似今日的掷骰子。也作「樗蒲」。引《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帝尝与之摴蒱,争矢,遂伤上指。」。9、其他释义是:1.见'摴蒲'。
推荐度:
导读1、摴蒱的注音是:ㄔㄨㄆㄨˊ。2、拼音是:chū pú。3、结构是:摴(左右结构)蒱(上下结构)。4、基础解释是:一种古代的游戏。5、引证解释是:⒈见“摴蒲”。6、网络解释是:摴蒱摴蒱是一种古代博戏。博戏中用于掷采的投子最初是用樗木制成,故称樗蒲或摴蒱。又由于这种木制掷具系五枚一组,所以又叫五木之戏,或简称五木。7、汉语大词典是:见“摴蒲”。《汉语大词典》:摴蒲  拼音:chūpú亦作“摴蒱”。古代博戏名。汉代即有之,晋时尤盛行。以掷骰决胜负,得采有卢、雉、犊、白等称,视掷出的骰色而定。其术久废。后为掷骰的泛称。三国魏曹丕《艳歌何尝行》:“小弟虽无官爵……但当在王侯殿上,快独摴蒲、六博,对坐弹棋。”《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帝尝与之摴蒱,争矢,遂伤上指。”宋刘克庄《菩萨蛮·戏林推》词:“小鬟解事高烧烛,群花围绕摴蒲局。”明谢肇浙《五杂俎·人部二》:“今之摴蒲,朱窝云:‘起自宋朱河《除红谱》,一云杨廉夫所作。’然其用有五子、四子、三子之异,视古法弥简矣。”清钱泳《履园丛话·园林·拙政园》:“明嘉靖中御史王献臣筑,文待诏有记。御史殁后,其子好摴蒱,一夕失之,归于徐氏。”参阅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六。8、国语辞典是:一种古代的游戏。投掷有颜色的五颗木子,以颜色决胜负。类似今日的掷骰子。《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帝尝与之摴蒱,争矢,遂伤上指。」也作「樗蒲」。摴蒱[shūpú]⒈一种古代的游戏。投掷有颜色的五颗木子,以颜色决胜负。类似今日的掷骰子。也作「樗蒲」。引《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帝尝与之摴蒱,争矢,遂伤上指。」。9、其他释义是:1.见'摴蒲'。


摴蒱的注音是:ㄔㄨㄆㄨˊ。

摴蒱的拼音是:chū pú。结构是:摴(左右结构)蒱(上下结构)。基础解释是:一种古代的游戏。引证解释是:⒈见“摴蒲”。网络解释是:摴蒱摴蒱是一种古代博戏。博戏中用于掷采的投子最初是用樗木制成,故称樗蒲或摴蒱。又由于这种木制掷具系五枚一组,所以又叫五木之戏,或简称五木。7、汉语大词典是:见“摴蒲”。《汉语大词典》:摴蒲  拼音:chūpú亦作“摴蒱”。古代博戏名。汉代即有之,晋时尤盛行。以掷骰决胜负,得采有卢、雉、犊、白等称,视掷出的骰色而定。其术久废。后为掷骰的泛称。三国魏曹丕《艳歌何尝行》:“小弟虽无官爵……但当在王侯殿上,快独摴蒲、六博,对坐弹棋。”《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帝尝与之摴蒱,争矢,遂伤上指。”宋刘克庄《菩萨蛮·戏林推》词:“小鬟解事高烧烛,群花围绕摴蒲局。”明谢肇浙《五杂俎·人部二》:“今之摴蒲,朱窝云:‘起自宋朱河《除红谱》,一云杨廉夫所作。’然其用有五子、四子、三子之异,视古法弥简矣。”清钱泳《履园丛话·园林·拙政园》:“明嘉靖中御史王献臣筑,文待诏有记。御史殁后,其子好摴蒱,一夕失之,归于徐氏。”参阅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六。8、国语辞典是:一种古代的游戏。投掷有颜色的五颗木子,以颜色决胜负。类似今日的掷骰子。《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帝尝与之摴蒱,争矢,遂伤上指。」也作「樗蒲」。摴蒱[shūpú]⒈一种古代的游戏。投掷有颜色的五颗木子,以颜色决胜负。类似今日的掷骰子。也作「樗蒲」。引《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帝尝与之摴蒱,争矢,遂伤上指。」。9、其他释义是:1.见'摴蒲'。

摴蒱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摴蒱详细内容】

摴蒱chūpú。(1)古代博戏。似后代的掷骰子。摴蒱[chūpú]⒈古代博戏。似后代的掷骰子。例博之流,为摴蒲,为握槊,为呼博,为酒令,虽不同,而行塞胜负取决于投,其理一也。——程大昌《演繁露》英dice;ancientgameofdicing;

二、网络解释

摴蒱摴蒱是一种古代博戏。博戏中用于掷采的投子最初是用樗木制成,故称樗蒲或摴蒱。又由于这种木制掷具系五枚一组,所以又叫五木之戏,或简称五木。

三、国语辞典

一种古代的游戏。投掷有颜色的五颗木子,以颜色决胜负。类似今日的掷骰子。《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帝尝与之摴蒱,争矢,遂伤上指。」也作「樗蒲」。摴蒱[shūpú]⒈一种古代的游戏。投掷有颜色的五颗木子,以颜色决胜负。类似今日的掷骰子。也作「樗蒲」。引《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帝尝与之摴蒱,争矢,遂伤上指。」

四、其他释义

1.见'摴蒲'。

五、关于摴蒱的成语

伯道无儿  不齿于人  不名一钱  不期而然  不期然而然  不为已甚  

六、关于摴蒱的诗词

<<《摴蒱歌(并序)》>>  <<《摴蒱歌·龙女诵经香饭毕》>>  <<《下第·人间万事等摴蒱》>>  <<《摴蒱·一局閒寻五木经》>>  <<《陆户有摴蒱之招诗以答之》>>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摴蒱的详细信息

文档

摴蒱注音

1、摴蒱的注音是:ㄔㄨㄆㄨˊ。2、拼音是:chū pú。3、结构是:摴(左右结构)蒱(上下结构)。4、基础解释是:一种古代的游戏。5、引证解释是:⒈见“摴蒲”。6、网络解释是:摴蒱摴蒱是一种古代博戏。博戏中用于掷采的投子最初是用樗木制成,故称樗蒲或摴蒱。又由于这种木制掷具系五枚一组,所以又叫五木之戏,或简称五木。7、汉语大词典是:见“摴蒲”。《汉语大词典》:摴蒲  拼音:chūpú亦作“摴蒱”。古代博戏名。汉代即有之,晋时尤盛行。以掷骰决胜负,得采有卢、雉、犊、白等称,视掷出的骰色而定。其术久废。后为掷骰的泛称。三国魏曹丕《艳歌何尝行》:“小弟虽无官爵……但当在王侯殿上,快独摴蒲、六博,对坐弹棋。”《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帝尝与之摴蒱,争矢,遂伤上指。”宋刘克庄《菩萨蛮·戏林推》词:“小鬟解事高烧烛,群花围绕摴蒲局。”明谢肇浙《五杂俎·人部二》:“今之摴蒲,朱窝云:‘起自宋朱河《除红谱》,一云杨廉夫所作。’然其用有五子、四子、三子之异,视古法弥简矣。”清钱泳《履园丛话·园林·拙政园》:“明嘉靖中御史王献臣筑,文待诏有记。御史殁后,其子好摴蒱,一夕失之,归于徐氏。”参阅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六。8、国语辞典是:一种古代的游戏。投掷有颜色的五颗木子,以颜色决胜负。类似今日的掷骰子。《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帝尝与之摴蒱,争矢,遂伤上指。」也作「樗蒲」。摴蒱[shūpú]⒈一种古代的游戏。投掷有颜色的五颗木子,以颜色决胜负。类似今日的掷骰子。也作「樗蒲」。引《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帝尝与之摴蒱,争矢,遂伤上指。」。9、其他释义是:1.见'摴蒲'。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