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途怎么念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3-07-16 03:39:48
津途怎么念
1、津途的拼音是:jīn tú。2、注音是:ㄐ一ㄣㄊㄨˊ。3、结构是:津(左右结构)途(半包围结构)。4、词语解释是:道路。5、基础解释是:见/'津涂/'。6、引证解释是:⒈见“津涂”。7、汉语大词典是:见“津涂”。《汉语大词典》:津涂(津涂) 拼音:jīntú亦作“津涂”。亦作“津途”。(1).道路。《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津涂四塞,虽悬心北风,欲行靡由。”(2).途径;门径。晋葛洪《抱朴子·尚博》:“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虽津涂殊辟,而进德同归。”清梁章钜《退庵随笔·读经二》:“此书出而邢疏废,读《尔雅》者,可不必别问津涂矣。”清曾国藩《〈国朝先正事略〉序》:“上而天象地舆历算音乐考礼行师刑律农政,下至射御医药奇门壬遁,满蒙西域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且无一不创立新法,别启津途。”。8、其他释义是:1.见'津涂'。
导读1、津途的拼音是:jīn tú。2、注音是:ㄐ一ㄣㄊㄨˊ。3、结构是:津(左右结构)途(半包围结构)。4、词语解释是:道路。5、基础解释是:见/'津涂/'。6、引证解释是:⒈见“津涂”。7、汉语大词典是:见“津涂”。《汉语大词典》:津涂(津涂) 拼音:jīntú亦作“津涂”。亦作“津途”。(1).道路。《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津涂四塞,虽悬心北风,欲行靡由。”(2).途径;门径。晋葛洪《抱朴子·尚博》:“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虽津涂殊辟,而进德同归。”清梁章钜《退庵随笔·读经二》:“此书出而邢疏废,读《尔雅》者,可不必别问津涂矣。”清曾国藩《〈国朝先正事略〉序》:“上而天象地舆历算音乐考礼行师刑律农政,下至射御医药奇门壬遁,满蒙西域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且无一不创立新法,别启津途。”。8、其他释义是:1.见'津涂'。
津途的拼音是:jīn tú。
津途的注音是:ㄐ一ㄣㄊㄨˊ。结构是:津(左右结构)途(半包围结构)。词语解释是:道路。基础解释是:见/'津涂/'。引证解释是:⒈见“津涂”。7、汉语大词典是:见“津涂”。《汉语大词典》:津涂(津涂) 拼音:jīntú亦作“津涂”。亦作“津途”。(1).道路。《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津涂四塞,虽悬心北风,欲行靡由。”(2).途径;门径。晋葛洪《抱朴子·尚博》:“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虽津涂殊辟,而进德同归。”清梁章钜《退庵随笔·读经二》:“此书出而邢疏废,读《尔雅》者,可不必别问津涂矣。”清曾国藩《〈国朝先正事略〉序》:“上而天象地舆历算音乐考礼行师刑律农政,下至射御医药奇门壬遁,满蒙西域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且无一不创立新法,别启津途。”。8、其他释义是:1.见'津涂'。
津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津途详细内容】
见/'津涂/'。
二、引证解释
⒈见“津涂”。
三、网络解释
津途津途,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即道路
四、汉语大词典
见“津涂”。《汉语大词典》:津涂(津涂) 拼音:jīntú亦作“津涂”。亦作“津途”。(1).道路。《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津涂四塞,虽悬心北风,欲行靡由。”(2).途径;门径。晋葛洪《抱朴子·尚博》:“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虽津涂殊辟,而进德同归。”清梁章钜《退庵随笔·读经二》:“此书出而邢疏废,读《尔雅》者,可不必别问津涂矣。”清曾国藩《〈国朝先正事略〉序》:“上而天象地舆历算音乐考礼行师刑律农政,下至射御医药奇门壬遁,满蒙西域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且无一不创立新法,别启津途。”
五、关于津途的成语
津津乐道 津津有味 途途是道 分守要津 龙跃云津 窃据要津
六、关于津途的诗词
<<《归如皋·津途行李正间关》>> <<《津途风雨欲雪》>>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津途的详细信息
津途怎么念
1、津途的拼音是:jīn tú。2、注音是:ㄐ一ㄣㄊㄨˊ。3、结构是:津(左右结构)途(半包围结构)。4、词语解释是:道路。5、基础解释是:见/'津涂/'。6、引证解释是:⒈见“津涂”。7、汉语大词典是:见“津涂”。《汉语大词典》:津涂(津涂) 拼音:jīntú亦作“津涂”。亦作“津途”。(1).道路。《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津涂四塞,虽悬心北风,欲行靡由。”(2).途径;门径。晋葛洪《抱朴子·尚博》:“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虽津涂殊辟,而进德同归。”清梁章钜《退庵随笔·读经二》:“此书出而邢疏废,读《尔雅》者,可不必别问津涂矣。”清曾国藩《〈国朝先正事略〉序》:“上而天象地舆历算音乐考礼行师刑律农政,下至射御医药奇门壬遁,满蒙西域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且无一不创立新法,别启津途。”。8、其他释义是:1.见'津涂'。